【大紀元5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大衛報導) 台灣總統陳水扁在5月20號發表連任就職演說後,海峽兩岸的關係是不是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些外國報刊發表了看法。
*中國大陸還須和它討厭的人打交道*
《經濟學人》雜誌認為,在陳水扁發表連任就職演說前,中國極力希望肯定陳水扁不要利用他的就職演說,宣布走向台灣獨立的時程。美國方面也明確表示,了解中國的關切。其實,目前的現象是,盡管台灣這個島嶼在實際上是完全獨立的,但是它的憲法卻規定了它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而中華民國包括了中國大陸。
《經濟學人》雜誌說,僅僅以不到三萬票贏得連任的陳水扁在就職演說裡表示,他將邀請反對黨派來協助起草處理兩岸關係的準則。雖然這無法平息反對黨要求徹底驗票的怒火,但是很少有人相信驗票結果會推翻陳水扁連任這個事實。因此,中國可能還是必須和這位它所討厭的人打交道。
*陳水扁沒有排除兩岸統一可能性*
《遠東經濟評論》認為,雖然陳水扁沒有在就職演說裡接受中國堅持的“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但是他也的確表達了其他一些緩和言論。陳水扁沒有排除兩岸最終統一的可能性。陳水扁表示,只要台灣人民同意, 海峽兩岸可以用“任何形式”來建立關係。陳水扁說,台灣和中國都應該避免單方面地改變現狀。而這也正呼應了美國最近的聲明。
*台海兩岸會有更多摩擦*
但是,《時代周刊》認為,隨著台灣人主體意識逐漸高漲,台灣和大陸統一的可能性是越來越小了。這種現象使台灣不但會和北京發生更多摩擦,也可能和華盛頓產生更多齟語。《時代周刊》說,目前的美中關係可能是歷來最好的,但不幸的是,偏偏碰上台灣的民主化和台灣人民自主意識的抬頭。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都擔心台灣會和中國大陸或美國發生對撞。但是無論如何,目前為止這種對撞還是都避免了。
*都承認“一個中國”其他問題好商量*
《新海峽時報》認為,目前是海峽兩岸展現最大彈性的時候。北京學者李家泉在陳水扁發表就職演說前,撰文表示,“如果陳水扁繼續維持中華民國既有的國旗、國號、國歌、和領土,雖然這樣的‘中華民國’我們不接受,但是可以容忍。”李家泉說,中國將願意被包含在台灣所認定的中國裡,反之亦然。因為這種重疊的領土主權強調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海峽兩岸都屬同一個家庭,也就是同樣的“一個中國”。
《新海峽時報》說,現在,如果北京接受台灣的新憲法繼續宣稱大陸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事實上也就等於承認了“一個中國”。這也許是雙方在此關鍵問題上縮小巨大分歧的一個辦法。剩下來,北京只需要說,台灣已經表示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所以雙方現在只需要討論實際的問題,像經濟啦,等等。至於台灣,只要不挑明瞭反對北京對台灣新憲法部份內容的自我解釋,其他和中國大陸的問題也就不需要太過在意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