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瑞士雙邊協議出臺 銀行保密原則鬆動

標籤:

【大紀元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田雨布魯塞爾報道)瑞士與歐盟於5月19日在布魯塞爾簽署了一份雙邊協議。根據這項協議,瑞士有望在2006年底或2007年初加入申根協定﹐同時繼續保留其銀行保密原則。

瑞士總統約瑟夫戴斯和歐盟執委會主席普羅迪在高峰會議上簽署了這項長達7頁的雙邊協議。這項一攬子協議涵蓋了包括雙邊關稅、征收跨國界利息稅等多年來一直在瑞士与歐盟之間懸而未決的議題。根這項協議,瑞士將加入申根協定,向其他15個申根國家敞開邊界,免除繁瑣的邊境檢查。而《申根協定》第51條規定,如果涉及偷漏稅犯罪,有關國家有義務提供個人銀行存款信息。此項條款成為瑞士長期未能成為申根國家的障礙。

坐落在阿爾卑斯山麓的瑞士,國土雖小,卻占著歐洲的心臟位置。這個被德國、法國、意大利和奧地利環繞的內陸國,已經實行了70年的銀行保密制度,一直被看作是歐洲逃稅者的天堂。由於歐盟25個成員國之間的稅率差別很大,許多歐洲人將資金存入了稅率較低,特別是擁有銀行保密法的國家,如瑞士和盧森堡。

為了保護其銀行保密原則,瑞士一直堅持將簽署《申根協定》和執行雙邊利息稅挂鉤。經過多年談判,歐盟最終做出讓步,同意瑞士繼續保留其銀行保密原則。作為補償,瑞士總統戴斯答應為歐盟聚合基金提供10億瑞郎,用於支持擴展后的歐盟貧困地區。除此之外﹐瑞士將從2005年1月1日開始對歐盟成員國公民在瑞士銀行的存款征收15%的利息稅。到2011年利息稅額將逐步遞增至35%。瑞士許諾將此項利息稅收入的75%匯入存款人的原籍國。

多年來,瑞士堅決拒絕放棄其對世界各國獨具吸引力的銀行保密法,由於受到歐盟關稅制裁的強大壓力,現在終於也同意征收存款利息稅。這項讓步使得瑞士与歐盟几年來的艱苦談判有了突破性進展。條件是,瑞士將不會向歐盟成員國稅務局提供任何銀行存款人的姓名和其他情況。只有在瑞士也認為受追查者有刑事犯罪嫌疑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提供司法援助。偷稅在瑞士被看作是違軌行為,但并不被視為刑事犯罪。

瑞士是否真的能夠於2005年1月1日開始實行新的利息稅政策,還不得而知。總統戴斯提醒說,瑞士有可能需要對此項決定進行全民公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010世足賽主辦權南非奪得 摩洛哥表示失望
台灣媒體記者 獲准採訪世衛大會
台灣參與WHA案 可能投票表決
投資處:加強招商凝聚民心  提高國家競爭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