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廖真翊台北二十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的就職演說對兩岸關係多所著墨,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認為,演說避免了最敏感的公投制憲,用字遣詞又充分顯示善意及對兩岸未來的期許,這應比中國涉台部門原先的預期「好得多」,中國應正視台灣善意。
張五岳指出,陳總統的演說看得出來是「用最大努力盡最大誠意」,有關中國及外界最疑慮的「公投制憲」問題,就職演說中不但沒有用到「制憲」字眼,也沒有把公民投票視為推動「憲政改造工程」的唯一手段。
此外,就職演說通篇僅提到一次台灣與中國,其他都是用兩岸稱呼,甚至對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表示理解,也希望對岸能用同理心看待台灣方面的需求。
張五岳認為,陳總統的就職演說已經充分展現善意,相信就職演說內容比涉台部門原先預期的「好得多」。因此,他呼籲中國方面看待台灣釋出的善意,營造兩岸理性對話的平和氣氛,不要急於否定、急於定調。
張五岳強調,演說內容無庸置疑的展現了善意,中國應該見好就收,不要急於批評。他認為,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好好觀察就職演說內容能否與實際作為趨向一致,而考驗這篇演說能否實踐的時間點並不遠,即將到來的立委選舉,就是檢驗演說能否獲得實踐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