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如何實現它的和平諾言

大纪元记者杜宇尘编译

標籤:

【大紀元3月7日訊】2004年2月26日,新海峽時報(馬來西亞)發表評論家弗蘭克-陳題爲“世界謹慎地觀察中國的行動”的評論,表示了世界對中國今後如何實現其和平諾言的關注。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去年12月訪美時強調中國在外交政策上的和平意圖。甚至包括臺灣問題在內,他說,只要有一線希望,中國都會堅持尋求和平統一的政策。當包括中國周邊國家在內的其他國家關心一旦北京成爲主要的經濟和軍事強國,他們會面臨什麽的時候,美國正清晰地感覺到它作爲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的地位可能有一天會被挑戰。評論說,這個著重和平的許諾是對呼聲極高的“中國危脅”論的一個回答。從“中國危脅”論,才形成出中國的“崇尚和平”。

溫家寶在哈佛大學的講演中對和平的強調是明顯的。“昨天的中國是一個産生了燦爛文明的古老大國,”他說,“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改革開放和一個致力於和平的國家。中國的明天將仍舊是一個愛好和平並充滿希望的重要國家。”這位總理還強調中國在過去25年中的經濟發展不僅使本國人民受益,而且“也對整個世界的發展做出貢獻”。確實,中國不僅在東亞而且在世界日益被看作是一個發展引擎。

這位總理堅持中國從古代開始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一個和平的國家,這是經得起詳細調查的。當然,這個國家在19世紀和20世紀中的很長時間中曾是西方帝國主義者和日本的受害者。

然而在現代,中國在二十世紀50年代參加了朝鮮戰爭,60年代涉及了與印度的邊界衝突並且在70年代試圖給越南一個教訓。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人毛澤東主席,以用“霸權”指稱美國和蘇聯而出名。毛的一個著名格言就是對他的人民命令“不稱霸”。鄧小平將中囯共產黨的中心從階級鬥爭轉到經濟發展上來,他重申毛的主張中國“絕不稱霸”。

評論中說,中國人確實給出了他們真誠渴望和平的每一個表示,諸如近年來解決了所有和鄰國的邊界爭端,正在認真幫助解決北韓核武器問題,與東南亞國家聯盟簽署友好和合作條約等。事實上,他們在盡可能地表示他們是一個負責的政權。

然而至今,仍有一些保留。一個國家缺少實力時說它不會尋求統治世界是一回事,而問題是當它獲得必要的資金可以這麽做時,中國會做什麽?正如詹瑞姆-若邁什(Jairam Ramesh)在印度《電信報》一篇文章中所寫“當中國取得壓倒性經濟優勢時將如何做則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至少現在,實質上是經濟,語言上是和平穩定,形式上是建設性外交。”只要中囯共產黨堅持其在權利上的壟斷,只要它還把政治異見人士投進監獄,只要它不允許新聞自由並且不尊重人權,讓世界上的民主國家完全信任中國並把它看成一個負責任的政權將是困難的。

評論還指出,中國對待臺灣的傲慢方式提醒了東南亞國家,中國對他們展示的不是中國唯一的面孔。當然,中國主張臺灣是一個內部事物,但是在世界其他國家看來,這並不給予北京如此威脅和欺辱的權利。現在,世界的眼睛正注視著中國如何處理香港對民主的熱情。到目前爲止,沒有很多可以感覺樂觀的理由。中國代理人的聲明表明北京對公衆意見幾乎不予關心。一個前北京陣營的重要成員給三位民主黨的領袖帶上了“不愛國”的帽子。

文章在結束時表示,中國對和平的強調是值得稱讚和應該鼓勵的,但是北京必須認識到,世界不僅聽其言,並且也要觀其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千禧一代」CEO:中共利用美媒攻擊神韻
肯尼迪中心炸彈威脅與神韻起訴案的關鍵
人權律師:對批評法輪功者的回應
【特稿】前學生起訴神韻和飛天的幕後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