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現距今約一億三千多萬年的馬門溪恐龍

標籤:

【大紀元3月2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五日報導)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嘉陵江邊的河灘,最近發現一具距今約一億三千多萬年的馬門溪龍化石。重慶有「建在龍背上的城市」之稱,江北﹑南岸﹑永川﹑合川﹑奉節等地都曾發現過劍龍﹑永川龍﹑重慶龍等化石。

中新社今天引述重慶市自然博物館負責人張仁宣表示﹐新發現的化石屬於蜥腳類馬門溪龍科﹐生活於晚侏羅紀早期﹐長十餘公尺。

雖然體型比重慶合川馬門溪龍小﹐但從其骨骼前凹後凸不太明顯的特徵來看﹐這具恐龍化石比合川馬門溪龍和四川自貢建設馬門溪龍的年代都要早。因此這具化石對研究馬門溪龍及進化演變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鑒定發現﹐這具馬門溪龍化石的十二節脊椎﹑四節薦椎﹑頸椎和尾椎都很完整。由於河流的長年沖刷﹐這些化石表面非常光滑。

除了這具保存比較完整的大型恐龍化石﹐專家還在周邊發現了可能是恐龍牙齒﹑趾骨和下顎骨碎片的化石。由於二00一年當地也曾發現劍龍的尾巴化石﹐因此推斷附近應該還會有其他的恐龍化石。

相關新聞
恐龍是否在6千5百萬年前完全滅絕有爭議
廣東惠州發現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生存年代比恐龍還早的桃花水母 重現嘉陵江畔
西班牙發現歐洲最大恐龍化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