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5日訊】一年一度的「波士頓國際海產博覽會」于3月14至16日在“海因茲會議大廈”舉行。「波士頓國際海產博覽會」是世界第二大海產博覽會﹐有20多年歷史﹐是國際海產業每年的盛會。今年700多家企業1500多個展位﹐分佈在會議大廈的三層樓面。來自海產捕撈業﹑養殖業﹑加工業﹑行銷業﹑流通業﹑餐廳﹑超市等專業人員在此見面﹑洽談。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比去年明顯增多。
台灣這次有六家商家﹐一家種苗協會參展﹐由「台灣區冷凍水產工業同業工會」總干事徐著英帶隊。參展的企業都是工會的會員。據徐著英﹐台灣參加此博覽會已五年﹐今年的主題是促銷台灣魚產的加工品。自從台灣2002年加入國際貿易組織(WTO)﹐ 國外的產品進入台灣市場﹐使國內競爭激烈。企業也必須志向國外﹐這次來的都是每家企業實際參與外銷的工作人員﹐與海外同行比較﹑觀摩和學習。去年台灣的參展品是“吳郭魚”(Tilapia)和海鱺(Copia)。今年則多為冷凍的及食品。這些冷凍食品一解凍及是精美別致的小食。展會上擺出的紅紅綠綠的小碟中有﹕蜜汁小章魚﹑紅魚子﹑珍味干貝﹑海帶絲等等。據蘭楊食品公司人員說﹐他們的產品在88超市已開始有售。
大陸今年的參位比去年多三﹑四倍。企業自己聯絡參展的不算﹐帶隊前來的有12家。今年是他們第二次參加展出。主要的產品是羅非魚(Tilapia)。帶隊的中國水產流動與加工協會的副秘書長邸剛表示﹐他們參加波士頓海產博覽會已五年﹐但前幾次只是觀摩﹐沒有展出。這次組隊參加的企業都是中國獨資﹐有從大連﹑海南和山東等地來。今年6月在上海還將辦一屆國際海產博覽會。
在繁華的博覽會上﹐有一個展位即沒有海產﹐也沒有熟食﹐只有許多供人取閱的手冊﹑講義。這就是「海洋環境保護」的攤位﹐在其中獨樹一幟。「海洋環境保護」總裁 Thor Lassen 表示﹐他們每年都參加博覽會已十幾年。他們是來和海產業合作﹐不是象有些人猜測那樣來示威的。美國捕漁業在六﹑七十年代由于過渡捕殺﹐海洋生物受到危害﹐80年代行業意識到這個問題﹐但還是等到90年代才開始積極彌補。現在情況已很不錯﹐海區有「捕」和「養」的間隙﹐還有開發淺灘﹑人工養漁等項目。現在行業人士都意識到﹐在我們享用海洋提供的食物時﹐一定要保護其生物﹐我們的食物才能取之不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