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 軒轅彌明

史然 整理

人氣 10
標籤:

軒轅彌明,不知是甚麼地方的人,來往於衡湘一帶九十多年,善於捕捉驅逐鬼物,能夠囚拘蛟螭虎豹,無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大年齡。進士劉師服,常在湘南遇到他。
  
元和七年壬辰十二月四日,軒轅從衡山去游太白,回京城時,與劉師服相遇,師服招他一起歇宿。有個叫侯喜的校書郎,剛有詩名,夜裡圍著爐子坐著,與劉師服談詩。彌明坐在他的旁邊,相貌極醜,白鬢角黑臉孔,長頸,喉結突出,又說楚方言,侯喜當作沒有這個人一樣。
  
彌明忽然掀起衣襟揚起眉毛,指著爐子中的古鼎對侯喜說:「你說能作詩,和我一起吟詠吧!」劉師服因為他是衡湘舊相識,見他年老的樣子,很尊重他,卻不知道他有文學才能,聽到這句話很高興,拿起筆來題寫了詩的頭兩句:「巧匠琢山骨,刳中事煎烹。」按次序把筆傳給侯喜。侯喜踴躍地在劉師服詩句下接著寫道:「外苞乾蘚文,中有暗浪驚。」題寫完了又把它吟誦一遍。彌明啞然失笑說:「你就這樣作詩嗎?」就袖著手聳聳肩,倚著北牆坐著,對劉師服說:「我不明白人間的書,你替我寫。」於是高聲吟誦道:「龍頭縮菌蠢,豕腹脹彭亨。」開始不像有意的,詩的意思有點像譏諷侯喜。兩個人互相看了看,慚愧而又驚駭,然而又想靠多寫來難倒他,就寫兩句又交給侯喜,寫的是「大若烈士膽,圓如戴馬纓。」侯喜又寫成兩句是「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彌貞。」彌明又讓師服替他寫道:「秋瓜未落蒂,凍芋強抽萌。」師服又吟詠說:「磨礱去圭角,浮潤著光精。」寫完,又交給侯喜。侯喜思索得更苦,一心要壓倒彌明,每當思考著要說出句,吟聲就更悲,拿起筆來想寫,將下筆又停下來,到底沒能寫出奇句。寫的是「旁有雙耳穿,上為孤髻撐。」吟誦完畢,彌明吟道:「時於蚯蚓竅,微作蒼蠅聲。」他像開頭那樣不用意,但說出的詩更奇,不可附說,語句都是譏諷兩個文人的。
  
夜將殘,兩個人起身辭謝說:「大師不是平常人,我們都服了,願作您的弟子,不敢再寫詩了。」彌明大聲說:「不能這樣。這首詩不能不寫成。」對劉師服說:「拿筆拿筆,我給你寫成它。」就又連聲吟唱道:「何當出灰燭灺,無計離瓶罌。謬居鼎鼐間,長使水火爭。形模婦女笑,度量兒童輕。徒爾堅貞性,不過升合盛。寧依暖熱敝,不與寒冷並。忽罹翻溢愆,實負任使誠。陋質荷斟酌,狹中愧提擎。豈能道仙藥,但未污羊羹。區區徒自效,瑣瑣安足呈。難比俎豆用,不為手所磴。願君勿嘲誚,此物方施行。」師服寫完,彌明就讓他把詩讀一遍。讀完,彌明對二人說:「此皆不足與語,這難道算做文章嗎?我是就你們所能而作罷了,不是我向師父學到而能做的。我能做到的,你們都不能聽到,難道唯獨寫文章嗎?我閉口了。」二人自覺沒趣,都起來到床下站著,下拜說:「我們不敢問別的,希望問一句就行了,先生聲稱『我不明白人間的書』冒昧相問,您明白甚麼書,請讓我們聽聽這個答案。」他們問了幾次也沒見彌明答應,二人只好退回去坐下。
  
彌明倚著牆已經睡著了,鼾聲如雷鳴。二人恐懼失色,不敢喘息。過了一會兒,聽到更鼓咚咚報曉,兩個人也困了,就坐著睡了。等到醒來吃驚四顧,已失去彌明的蹤影。問童奴,說:「天快亮時,道士起來出了門,好像打算馬上回來的樣子,卻很久沒回來,尋找他已經不見了。」兩個人驚疑惋惜而又自責,就帶著詩去拜見昌黎韓愈。他們問韓愈:「這是甚麼人呢?」韓愈說:「我聽說有個隱居的君子叫彌明,難道是他嗎?」於是給石鼎聯句寫了序,在代州流傳。
  
(出《仙傳拾遺》)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神仙故事:成仙公
神仙故事:王老
神仙故事:巴邛人
神仙故事:龍樹菩薩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