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9日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九日舉行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工作彙報中披露,目前中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中有七大不端行爲,主要包括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僞造篡改實驗資料等方面。
據中新網2月9日報導,導致中國當前學術不端行爲的原因很多,有社會的影響,也有科研人員素質問題,還有科技政策及管理規則的缺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調查歸納七大學術不端行爲如下:
一、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在青年學者的論文、研究報告及著作等科研成果中,嚴重出現抄襲他人的實驗資料、圖表分析,甚至大部分文字內容。
二、僞造篡改實驗資料。在實驗資料或圖表分析中,任意編造或採用部份資料證實自己的論點。
三、任意侵佔他人科研成果。利用職權將他人科研成果占爲己有;爲獲獎後論文私自署上知名科學家名字;爲完成科研任務或求職稱晉升,無關的親友間相互掛名。
四、重復發表論文。論文一稿兩投或多投;將已發表過的文章又投到另一刊物;將國外刊物之原文以中文作爲原創性論文的發表而不注明出處。
五、學術論文質量降低和育人不負責任。學者爲提高論文數量,將一篇科研成果分爲多篇投稿,降低了質量及研究的系統性及完整性;論文中引用之文獻注釋不明確;經上百名研究生所完成之科研任務掛名爲教授自己發表,無法有效培養教育,使研究生素質滑坡,造成科研資源的極大浪費。
六、學術評審和專案申報突出個人利益。在專業技術評聘、科研成果評審等過程,因人情、利益等原因,不能正確評估他人成果,利用職權和地位,導致結論失去客觀、準確和公正。
七、過分追求名利,助長浮躁之風。部分科技工作者、學術界有地位者,兼任許多職務,忙於各種的會議,很少專心於科研工作。@(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