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6日訊】中國大陸一百多名學者日前聯名發表公開信,要求全國人大和最高法院重新解釋刑法中的”顛覆罪”。海外媒體的主流看法是,目前有關”顛覆罪”的司法解釋含混不清,限制了公民的言論自由,所以這封公開信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政治聲明或政治抗議,是民主鬥爭的一部分。但我認爲這封公開信的意義遠大於此,亦即它不是一種抗議性的政治事件,而志在開啓了一種更高層次的政治,因爲缺少表述概念,不妨暫且稱之爲”憲法政治”。
憲法政治不是權力政治。民主政治是權力政治的一種形態,是無權者向有權者爭取權力的鬥爭形式。所以權力政治的結果是權力在不同人群中的重新分配,無非是誰多誰少的問題。比如說,共產黨在與國民黨作鬥爭時,提出的口號是:反對一個主義、反對一個政黨、反對一個領袖。但這三個反對都是權力政治的産物,不是在憲法政治層面展開的,所以共產黨掌權以後,就不再堅持這些主張。權力政治的最高目標是改朝換代或抵制改朝換代,而憲政政治的目標則是限制與規範權力政治,從而達到政治變遷的秩序性。
中國政治有史以來只有權力政治,而沒有真正的憲政政治。故不是你壓倒我,就是我壓倒你。這種鬥爭是人性的必然,再好的政治設計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憲政原則不是要取消權力政治,但是要限制權力政治,讓其規則更爲明確,結果更可預期。這樣,再激烈的政治矛盾與政治鬥爭都不至於導向基本秩序的崩潰,或某種萬劫不復的災難。所以憲政原則是統領一切權力政治的最高的原則,高於任何政治鬥爭之需要。我們看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權力鬥爭也一樣如同水火,極其激烈。但是正因爲美國的開國元勳創立了憲法政治,兩黨權力政治才不會走火入魔。這是美國二百多年以來維持穩定發展,走向繁榮富強的根本保障。
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沒有一個不講萬世長存,長治久安的,但沒有一個朝代能夠避免改朝換代。不是說他們不盡力,而是達不到。腐敗與好爭鬥是人性的兩個方面。中共領導人如果認爲,只要保證沒有強大的力量挑戰中共政權就是長治久安,這還是停留在過去封建朝代的思想水平。如果對人性的基本判斷正確,就應該承認,所謂一個政權千秋萬代、永不變色,無異於空想。從憲政政治的角度考慮問題,即使有人挑戰政權權威,甚至即使有朝一日江山改變顔色,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基本秩序還可以維持,經濟社會的發展仍然有條不紊。這個境界才是應該真正值得追求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長治久安之策。可以說,中華民族復興之巨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憲法政治的確立就是這個東風。這一百多個知識份子看到了這一點,他們追求的不是權力政治的具體結果,而是那個可以保障民族長治久安之道的憲政政治。對此,我應該高聲喝彩。中國政治千頭萬緒,回歸憲法是唯一的出路。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