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任敬揚2月26日華盛頓報導) 美國的外交政策在經過反恐以及伊拉克戰爭後,已經成為美國選民在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當中其中一個關注的議題。
美國新聞界人士應邀在華盛頓的《外交關係協會》論壇發表意見,評論美國外交政策在大選中的重要性。美國廣播公司 (ABCNews) 政治新聞主編霍爾珀林 (Mark Halperin)表示,盡管伊拉克戰爭後聯軍繼續受到襲擊、伊拉克主權交還的方式備受爭議,但外交政策仍屬布殊總統爭取連任的強項。
*問題:布殊他能否在大選辯論中保持外交上的優勢?*
美國廣播公司的政治新聞主編霍爾珀林說,“經過九一一事件後,布什總統與美國民眾在國家安全問題上已經漸漸形成共識,現在要看民主黨的候選人克里以及愛德華茲能否抵消布什在這方面的優勢。民主黨籍的克林頓進行競選時,冷戰已經結束,美國民眾不再關心共產主義對西方帶來的威脅。共和黨在一九九二以及一九九六年大選當中,未能憑外交政策獲勝。”
霍爾珀林還認為,雖然近兩個月裡,民主黨候選人初選在傳媒的暴光率增加,使他們的知名度與氣勢蓋過布什總統,但是這不足以斷定民主黨在國家安全議題上,已經獲得一定優勢。霍爾珀林說,克里擁有很多關於他在越戰期間服役的個人錄像片段。但他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從前出版的回憶錄。因為布殊競選團會從這些資料當中翻查克里在過去的言論,尤其是克里在有關冷戰的言論;第一次海灣戰爭,以及他在九一一事件當中說的每一句話。克里要在選民面前證明,有能力領導國家面對任何挑戰。
布殊總統在二月二十三日出席共和黨州長晚宴時發表的演說,帶有濃厚的競選味道。霍爾珀林說,白宮以及共和黨的領導層認為,布什政府在國家安全以及反恐戰爭方面表現出色。不過霍爾珀林認為,布什面臨的挑戰,是每天在國家安全事務上作出的抉擇,都必須為美國人民帶來最大的利益。
*不用過早解讀民調結果*
近期多項民意測驗顯示,民主黨的克里以及愛德華茲的民意支持率均超過布殊總統。但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的政治事務資深分析員格林菲爾德 (Jeff Greenfield) 認為,不需要過份著意民意測驗的成積。格林菲爾德認為,傳媒僅僅為報導消息,民意調查結果並無任何意義。如果每個星期都只是著重的結果,公眾將會迷失方向,只看民意調查結果是十分愚蠢的方法。
格林菲爾德更以開玩笑的口吻把民意調查形容為“政治上的毒品”。他解釋說,當薩達姆侯賽因被捕的消息公布後,布殊的支持率出現攀升。但是,伊拉克境內發生炸彈爆炸事件,布殊的支持率又再次下跌。現時距離大選的日子還有超過九個月的時間,很多事情可以在這段時間內改變選情的發展。
*伊拉克問題究竟會否影響十一月的選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資深分析員格林菲爾德認為,經過反恐戰爭以及推翻薩達姆侯賽因後,恐怖主義對美國的威脅已經減少,雖然美國人願意參戰,但需要速戰速決。
格林菲爾德說:“其他對美國的威脅已經成為過去。美國人不喜歡看到‘不能夠迅速完結的戰爭’。當情勢一發不可收拾時,會引發美國民眾的不耐煩情緒,這個已經不再是外交政策的問題。美國人的普遍心態是:我們不願意介入,不過在介入後,我們必須要盡快地功成身退。”
論壇上兩位講者都認為,雖然布殊政府在外交、國家安全,以及就業政策方面在美國國內存在很大的爭議,但現時的民主黨的挑戰者們還未能夠提出清晰的政綱和實際的政積,來證明他們有能力改善美國的處境,並取代布殊入主白宮。(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