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巴克馬尼拉報導) 十八年前的今天,菲律賓抗議者主要依靠祈禱和標語牌,推翻了擁有坦克和軍隊的獨裁者。 在1986年進行的受到人民廣泛支持的反政府活動中,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被趕下台,從此開創了菲律賓的新紀元。菲律賓希望從此擺脫貧困、特權和腐敗的枷鎖。這次反抗政府的活動在菲律賓被稱作“埃德薩革命”。這是以擠滿抗議遊行人群的馬尼拉一條高速公路命名的。
*革命過後生活依舊*
但是,將近二十年後,而且經過了第二次“人民力量”反抗,2001年把前總統埃斯特拉達趕下台之後,菲律賓並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在大約八千四百萬菲律賓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仍然生活在貧困之中,而且菲律賓的腐敗現像泛濫。另外,大約百分之十的菲律賓人在海外謀生。
政治分析人士納瓦洛曾是學生活動分子,在馬科斯政權時期被迫流亡。他說,由於統治菲律賓的家族抱著政權不放,阻撓真正的改革,致使1986年革命後人民對一個更民主和正義社會的希望破滅。他說:“因為我們親眼目睹了人民力量革命的果實從一開始就被同一個統治階層和統治階層的其它機構竊取了,所以這一希望很快就破滅了。”
納瓦洛說,在馬科斯出走後上台的領導人未能強化法院等關鍵機構的作用。他說,即將於今年5月舉行的總統大選可能決定菲律賓要麼通過急需的改革方案,要麼面臨更加暗淡的前景。
*拉莫斯:革命仍有激勵作用*
菲律賓前總統菲德爾﹒拉莫斯在把馬科斯趕下台的革命中是關鍵人物。星期三,他在一次紀念集會活動中說,1986年的反抗活動仍然激勵著國內外愛好自由的人們。他說:“雖然明天或許有人會指責今天到會的人寥廖無幾,但我想指出,不僅整個菲律賓,而且全球都在慶祝‘人們力量革命’”。
盡管人們對1986年革命成就的興趣越來越淡漠,許多菲律賓人仍然對他們把馬科斯政權趕下台感到非常自豪。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