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一名孕婦懷孕十三週時,前往衛生署新竹醫院婦產科產檢,超音波檢查發現肚內的女嬰患有罕見的先天腹壁裂,出生後經院方整合婦產科、麻醉科、小兒外科、小兒腸胃科醫師進行兩次手術,女嬰終於在滿月當天快樂出院。
這名孕婦懷孕卅六週時生產,女嬰肚皮上有一個五公分的裂縫,一大段腸子和膀胱、卵巢都露出肚外,同時合併腸旋轉不良。麻醉科和小兒外科醫師合作進行第一階段手術,將膀胱和一部分腸子放回到腹腔內,再以人工腹膜覆蓋。五天後,進行第二次手術,完成腹壁縫合,術後轉到新生兒加護病房,由小兒腸胃科醫師洪佩瑩和新生兒加護病房醫療團隊共同照顧。
住院期間,使用呼吸器及全靜脈營養,術後兩個星期開始餵食母乳,並在日前滿月時,順利出院。
洪佩瑩指出,腹壁裂是一種相當罕見的新生兒腹壁畸形,發生率約為兩萬到三萬分之一。原因可能是因為提供腹壁營養的血管,提早退化所造成。她說病童手術後能否及早痊癒,決定於腹壁缺口的大小、是否合併其他異常、出生時是否有適當的處理、麻醉和手術的技術、術後避免感染和營養的照顧等。一般而言,腸道功能可在術後一至三個月後恢復。
洪佩瑩表示,新生兒先天性腸道問題很多,包括食道閉鎖、腸道狹窄、腸旋轉不良、腹壁畸形等。大多數的新生兒先天性腸道問題,都是需要手術處理的,因此完整的醫療團隊照顧,對新生命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