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偽造醜聞 將推延香港上市計畫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如報導)中國大陸唯一的民營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 Ltd., 600016.SH, 簡稱:民生銀行),被認為是中國大陸財務狀況較為穩健的金融機構之一。但自從上週五該行披露曾偽造股東大會決議的消息後,人們普遍認為,在中國,即使是信譽較好的公司,在治理方面仍可能隱藏著一些潛在的問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民生銀行上週五披露,2000年該行為了儘快完成公司名稱的變更事宜,曾偽造了股東大會的決議。該行稱,當時正急於要在上海證交所發行5億美元的股票,因而偽造表明股東已經投票批准該行名稱變更的文件。據悉,該醜聞是由一個民生銀行的原股東引爆的,該名股東聲稱﹐2000年5月股東大會決議上的簽名是假冒的,因為他當時正被拘押在看守所。

民生銀行管理人士表示,由於醜聞爆出,該行原定於4月份之前完成1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可能因此被推延,因為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可能會對其資格進行更嚴格的審查。擔任此項交易承銷商的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管理層均拒絕對此置評。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發言人C.K. Chan拒絕就該機構是否將對上述事件展開調查發表評論。穆迪投資服務(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駐香港的資深信貸經理魏延(Wei Yen, 音譯)稱﹐這只不過進一步印證了﹕中國大陸的企業和銀行總是存在某種欺詐行為。

消息來源指出,民生銀行上週五解釋說,該案主要問題出在於股票上市前法律程序方面的原因,因為當初該行被要求在原名稱後面加上“股份有限公司”字樣。該行為避免因安排股東大會批准更名事宜而導致IPO延遲,因此一些員工將相關董事會決議偽造為股東大會決議,而使得其IPO得以在2000年晚些時候如期進行。

報導中說,民生銀行成立於1996年,是沒有政府控股的首家中國銀行。其投資者包括一些白手起家的國內最富有人士,因此被認為是壞帳率居業內最低水平之列的銀行,且民生銀行僅擁有170家分行和300億美元的資產,與中國大陸其他規模龐大的國有銀行相比較,它的運作更加靈活。但此一醜聞為民生銀行的信譽留下了污點。

本月初,民生銀行北京中關村支行原行長趙蘭增,因為伙同他人非法貸款218萬美元及挪用650萬美元公款,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非法借貸挪用七千萬 民生一行長被判20年
中國金融腐敗愈演愈烈
關稅壓力下 歐洲央行降息至2.25%
【直播】IMF總裁發表全球經濟展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