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凌莉╱台北報導 「國家認同」的議題近日來隨著立委選舉鬧得火熱,劇場導演王墨林透過新戲《軍史館殺人事件》,從震驚社會事件切入,以意像與真實交織而成的劇情,加入多媒體影像、裝置,探討國家圖騰與認同,為「新點子劇展」壓軸落幕。
藉由影像裝置設計舞台表演場域,陳界仁運用多媒體影像分解、重組表演空間,演員的身體透過「真實再現」及「寓意象徵」,面無血色的受害女學生,滿身暗紅的血衣,與軍人角色形成畫面交融,將整件軍史館殺人事件抽絲剝繭,試圖揭開殺人動機後的謎雲。
導演王墨林表示,這齣戲並不只是呈現《軍史館殺人事件》,重點是在透過演出形式的表現,提供美學新思考。他認為,國史毫無例外地是為了國家而建構的神話。他說,到過軍史館的人可以發現,軍史館其實是國家記憶庫,而那些記憶是可怕的,記憶的背後是一連串的暴力關係,國家是歷史的暴力、身體暴力,他也質疑「國家認同」。
除了燈光、影像裝置與舞台設計外,聲音也是現場設計的重點,因應一場殺人事件,電音藝術家林其蔚運用特殊音頻設計,現場收音,製造「噪音」。王墨林認為,小劇場是可以呈現社會真實面,聲音就可以擴充為有劇情性的聲音,聲音不只是戲的配樂,聲音的背後有思考,由於現場即興收音,每場會有不一樣的聲音。演出時間為12月9日到12日,地點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