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6日專電)亞洲國家是美國政府發行債券及證券的重要投資者,而美元匯率的下跌也促使亞洲國家的中央銀行開始分散美元資產的投資。
華爾街的財經專家們都密切觀察包括日本、中國、台灣和南韓等亞洲國家的反應。根據商業週刊的報導,除了日本的央行,亞洲國家的央行最近幾個月都開始分散對於美元資產的投資。
美國財政部和聯邦準備委員會的資料顯示,直到二零零四年九月,日本擁有的美國政府債券和證券總值高達七千兩百零四億美元,中國擁有一千七百四十四億美元,南韓擁有六百六十六億美元,台灣擁有五百七十四億美元,香港擁有四百九十五億美元,新加坡擁有兩百四十一億美元,泰國擁有一百三十七億美元,印度擁有一百二十六億美元。
亞洲國家擁有的美元外匯存底估計高達兩兆兩千億美元,這些外匯存底不少都藉著證券方面的投資回流到美國。
財經專家們指出,美國政府預算赤字今年預期會增加到六千六百五十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五點七。按照目前油價的水準及美國進出口的趨勢來看,明年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很可能再提高,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的六點三個百分點,後年可能提高到七個百分點。由於美國國內儲蓄有限,美國政府勢必要外求。但是,美國是否能長久仰賴亞洲國家,卻是問題。
商業週刊引述北京人民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的專家指出,中國已經採取分散風險的做法。雖然中國的外匯存底在去年增加了一千億美元,它購入的美國財政部的債券及公債只相當於一百七十億美元。目前中國的外匯存底有百分之二十是歐元。
雖然亞洲國家的央行開始分散美元資產的風險,財經專家們認為他們還不至於對美元採取棄保的做法。此外,亞洲國家分散投資的幅度對於總值在四兆美元的美國政府債券市場仍不致有太大的影響。
從外貿方面考慮,美元的匯率持續走跌對於亞洲國家出口導向的經濟絕對會有不利的影響。如果美國利率因美元走跌而上揚,美國的景氣受到影響,亞洲國家的出口產業也難免會在這個最大的外銷市場受挫。9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