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岸掌中乾坤有聲有色

一生與布袋戲為伍 持續為文化傳承努力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12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葉永騫╱萬丹報導攝影

 台灣屏東縣萬丹鄉布袋戲大師陳朝岸演布袋戲長達半世紀,六十七歲高齡持續不輟,堅持不配樂,親講口白,深獲老戲迷喜愛,演藝界名人豬哥亮曾連看陳朝岸三天的布袋戲,對於陳朝岸精湛的口白技巧讚不絕口。

 台灣的布袋戲流派,若以人物系統為區分,大致分為閣派、園派兩大派門,黃海岱是園派代表,他所創立的五洲園開枝散葉,直系子弟更轉型成為當今布袋戲界當紅的霹靂布袋戲,在台灣布袋戲界知名度最高。

 閣派的傳承與園派齊名,許多布袋戲班都是閣派訓練出來的弟子,其中最知名的則是林邊鄉的鄭來發。

 許多老一輩的戲迷對於全樂閣的鄭來發印象深刻,陳朝岸就是鄭來發的嫡傳徒弟,1951年開始拜師學藝,今年已經六十七歲,陳朝岸仍持續在台灣的每個角落表演。

 陳朝岸回憶說,父親陳羅成曾經是布袋戲的藝師,日據時代日本人禁止台灣人演布袋戲,於是父親被迫改行養鴨,但是運氣相當差,台灣光復後,賣鴨子的錢竟遇到舊台幣換新台幣的過渡期,家中生活一夕間全無著落。

 他說,他當時只有十四歲國小畢業,雖然成績全班第一並獲頒縣長獎,但是窮得沒錢讀書,老師多次到家中拜訪請父親讓他唸書,學費由老師幫忙出,但他還是得放棄學業。

 雖然不能讀書,但是陳朝岸的父親仍希望他能夠有所成就,於是拜託布袋戲名師鄭來發收為徒弟,學習三年六個月時間才出師自立門戶,當時只有十七歲的陳朝岸開始行走嘉南地區演戲。

 陳朝岸指出,布袋戲的口白技巧最難學,如何把文辭唸得通暢是首要功夫,接著才是技巧及創作。當學徒時師父管得嚴格,不但得早起拜神明,還得苦練喉嚨及聲音,演起戲來聲音才會洪亮,觀眾才聽得清楚。

 至於佈景的製作、布袋戲偶的修補,則是在演出時慢慢琢磨學習,陳朝岸更自刻戲偶創出自己的風格。

 由於布袋戲的口白內容關係到與觀眾的互動,陳朝岸在演出時堅持口白必須現場發聲,不能用錄音帶播放,所演出的內容都是古劇本,歷史劇「薛仁貴征東」、金光戲的「荒山劍俠」,都要求做到原汁原味,與現在一般觀眾從電視上看到的布袋戲不太一樣。

 去年陳朝岸獲邀到萬丹鄉水流仙姑廟表演三天,結果喜歡布袋戲的豬哥亮還特別看了三天戲,是陳朝岸的忠實戲迷,演完後兩人聊天時,豬哥亮頻頻讚揚陳朝岸的口白和內容相當有味道,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這樣的表演了。

 陳朝岸表示,他與父親都是布袋戲的表演者,父親留給他最珍貴的就是從唐山帶來的古代布袋戲偶,頭部比一般布袋戲偶小一號,布袋戲宗師黃海岱為此還曾特別向他商借,也有大學教授特別進行研究,甚至有人出價要向他購買,但都被他婉拒。

 陳朝岸說,台灣的布袋戲百年來變化相當大,日據時代被日本人禁止,台灣光復後恢復演出,曾經是民眾最佳的娛樂,當時表演還必須在劇院內演出,直到電影產業興起,布袋戲就轉往廟會、慶典表演,現在演出的機會更少,大概只剩下廟會或敬神時才會請布袋戲團演出。

 所幸近年台灣本土文化興起,投入傳承或研究者越來越多,陳朝岸說,現在年紀大了已少演出,但只要有機會他還是願意擔負起傳承的工作,希望讓這項傳統文化能夠持續下去。(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半日閒】人在「畫」中遊——新澤西雕塑公園
飛行員在飛機上會用餐嗎? 是否要付錢?
紐約春日去哪裡?五大區賞櫻指南
銀髮族搭郵輪旅行 怎麼挑選最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