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指亞洲國家須考慮加入海嘯預警機制

標籤:

【大紀元12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二十九日電)香港信報今天發表社論表示,發生這次南亞地震引發海嘯災難後,亞洲國家或地區必須認真考慮參加海嘯預警機制,避免再發生類似慘劇。因亞洲地區最近發生災難事件都具有「骨牌效應」出現。

社論表示,印尼飽受政經動盪打擊,現在再受天災摧殘,元氣大傷,內部將更加動盪不安。這次地震和海嘯雖然未波及印尼的主要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但印尼一旦局勢不穩,新、馬又豈能置身事外?大地震後印尼會出現什麼局面,這是值得大家密切注意。

社論指出,印度洋很少發生大海嘯,故此,這個地區內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參加「國際海嘯預警制度協調小組」,成員只有新加坡、中國、日本、南韓、北韓、香港、泰國、菲律賓、印度、澳洲、美國、紐西蘭及中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等。

最重要原因是印度洋沿岸國家大都是窮國,根本沒有資源參與預警機制。經過大海嘯後,相信國際對受災國家的援助應該包括協助她們參加海嘯預警協調小組,避免再發生同類慘劇。

社論說,近年亞洲區發生災難性事件,都以「骨牌效應」出現,譬如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肇因於泰銖貶值,但最後禍及大部分亞洲國家。其後,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以至現在印尼地震觸發的海嘯波及多國國家,都可見亞洲區內各國不能再獨善其身,因為一國出事,其影響必然鄰國以至更遠的區內國家。

社論認為,對於有意推動亞洲成為一個類似歐盟或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中國來說,整合亞洲區內的合作、自救、互助,也許是邁向一體化前的重要工作。

相關新聞
明年三月起日將提供太平洋沿岸海嘯預警資訊
東南亞大海嘯  港人1人死亡213人失蹤
美國調派航空母艦及飛機前往亞洲海嘯災區
十國近6萬人死 印度3萬人失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