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日訊】日前九龍旺角朗豪坊「阿拉麵館」102名顧客食物中毒事件後,昨天再有34名曾經在該麵館進食的食客表示不適,懷疑食物中毒,累積人數,增至136人。
所有受影響的136名顧客於11月20日至28日期間,在該麵館進膳後,分別在數十分鐘至20小時後,出現腹瀉、肚痛、嘔吐等腸胃炎徵狀。其中多位受感染者分別到私家醫生、門診診所或公立及私家醫院急症室求醫,更有兩人曾入私家醫院,現已出院。
香港衛生和防護中心表示,在收集旺角朗豪坊阿拉麵館疑食物中毒事件的病人糞便中,其中一個樣本含副溶血性弧菌。初步相信麵館並無適當處理生熟食物,引致交叉感染。該麵館昨日繼續停業,食環署再派人員到麵館巡查,並為員工安排健康講座。
當局表示在事件發生後,已經抽取食物及環境樣本,但仍在化驗中,暫時未知那一種食物引致食物中毒。
衛生防護中心的調查顯示,個案應屬於細菌性食物中毒。該食肆現已被飭令暫時封閉。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據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又稱嗜鹽菌,廣泛生存近岸海水和魚貝類食物中,溫熱地帶較多,尤以夏秋季較高。海産魚蝦的帶菌率平均達45至48%,夏季更高達90%。醃制的魚貝類帶菌率也達42.4%。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爲海産魚、蝦、貝類,其次爲肉類、家禽和鹹蛋,偶而也可由鹽醃菜等引起。
有關報告同時指出,副溶血性弧菌的潛伏期短者爲3至5小時,一般爲14至20小時。主要症狀爲上腹部陣發時絞痛、腹瀉,先水樣便,有時膿血便,有時有嘔吐。重症者脫水,少數病人可再現意識不清,病程爲2至4天,一般預後良好。
今年食物中毒增一倍
本港今年頭10個月,已經接獲近650宗食物中毒個案,接近2600人受影響,此數字是去年同期的一倍。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柏賢認爲,食物中毒個案增加,與市民衛生警覺性下降,與及經濟復蘇,食肆生意改善,未有適當處理大量食物有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