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胡錦濤溫家寶的最後規勸

徐水良

標籤:

【大紀元11月9日訊】經過二十多年演變,在官僚太子党、左派馬列頑固派和右派偽改良主義偽自由主義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社會變成納粹式權貴資本主義。所謂納粹,翻譯成中文,就是國家社會主義或民族社會主義。這個名詞是希特勒納粹党最早使用的。鄧小平則稱為中國式社會主義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种納粹式資本主義是最坏的社會主義和最坏的資本主義,与西方文明世界中,以西歐、尤其是以北歐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自由資本主義,有天壤之別。這是一种最坏的社會主義及最坏的資本主義。

這种納粹(國家社會主義)式權貴資本主義的主干,是官僚太子党,而作為馬列余孽的“左派”馬列頑固派和“右派”偽改良主義偽自由主義則是它的一體兩面。

這种納粹權貴資本主義及其主干官僚太子党的倒行逆施,必然激起全國老百姓的強烈反對,中國正面臨革命、面臨人民起義的強大壓力。

當人民起義的烽火開始在中國興起的時候,我們再一次呼吁胡錦濤溫家寶抓住目前一息尚存的最后机會,停止鎮壓,迅速開始政治改革,爭取走和平漸進改良的道路。錯過了這個机會,中共就將死路一條。

至于如何開始改良,我這里附上本人兩個文件,這是与偽改良主義偽自由主義不同的、爭取走真改良道路的兩個典型文件。一個是1988年12月24日我在獄中寫給中共領導的《建議書》,這個建議書寫于次年知識界上書和八九民運前夕,當月設法送出監獄寄給中共領導,以及許良英,方勵之等一些先生。另一個是1997年12月底寫于南京的《中國改革簡綱》,這個簡綱,一方面當然是爭取中共改革,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反對當時甚囂塵上的偽改良主義偽自由主義呼聲。現在這仍然是走漸進改良道路的一個現成方案。在這個方案中,我提出以政治改革為先導,不要匆忙開展全面經濟改革等建議(目的在防止錯誤改革及官僚對國家和人民財產的侵吞。我已經在當時《就建立獨立工會問題的意見和呼吁》中指出“在現行官僚專制體制下,任何經濟改革都會嚴重變形,不以改變官僚專制體制為先導去搞經濟改革,而是先搞甚至單純地搞國營經濟的體制改革,其結果:必然變成特權官僚化公為私侵吞公產的又一合法途徑;必然損害工人利益”)。現在,我們還要建議,等政治改革進行到适當時候,開始糾正大搶劫大掠奪的錯誤。

何去何從,請胡錦濤溫家寶兩位先生熟思之。

附:

建議書

徐水良

為抓住目前尚存的最後机會,以防止大規模沖突在我們祖國發生,本人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一,趙紫陽同志辭職,由胡耀邦同志主持全面工作。鄧小平同志年事已高,可离休頤養天年,其職務可由胡耀邦同志兼任。

二,釋放七九年後被關的持不同政見者、政治犯。恢复因”自由化”等問題而被批判處罰者的名譽。

三,組織民族團結、和解及复興、振興委員會,取得全國人民信任。

1、委員會由中央領導人及原來持不同政見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組成;

2、聘請國內外有關學者專家組成顧問團;

3、委員會任務:

(1)、研究制訂改革總方案,交由公民投票決定;(2)、根据總方案,确定改革總計划;(3)、處理重大問題,調解重大沖突。(如需要,本人可以談總方案,總計划的內容建議)。

四,開放解除報禁,保障言論出版自由,鼓勵全國人民為振興中華民族獻策。

五,依据法律實行結社自由,包括解除党禁。

六,在改革總體方案、總體計划制定并實施前,希望全國人民克制使用罷工權利,并把游行示威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以保證必需的安定和秩序。

七,安定人心。民族團結和解及复興振興委員會應向全國保證:一方面,改革方案將是徹底的,全國人民的要求將得到滿足;另一方面,改革前的既得利益集團(如官僚),只要他們不采取反對并阻擋改革的行動,他們的利益,改革後也將予以照顧,其生活水平,將得到保證,這樣的結局,比起大沖突發生,最後被人民拋棄或懲罰的結局,對他們應該有利得多。

只有采取以上措施及一系列更詳細的其他措施,才能避免大規模沖突的發生。

希望有關人員以民族大局,社會主義事業的大局為重,以他們自己的行動為祖國減少波折,迅速創造振興條件,同時也為他們自己在歷史上留個好名聲。

以上建議,請轉中央,供參考。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中國改革簡綱

(南京)徐水良

1997年12月底于南京

中國變革的道路,無非有兩條,一條是走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走過的突變的道路,另一條就是走漸變的道路。突變的道路,也就是普通所說的”革命”的道路,它有四种類型,這就是1、非暴力類型,2、非暴力為主附帶小量暴力的類型,3、暴力手段較多的類型,4、暴力類型。大部分”社會主義”國家走過的是前兩种,即非暴力的或非暴力為主的類型。第四种類型即暴力類型,迄今尚未發生,少數國家的內戰不是革命,而是民族沖突或派別斗爭。匈牙利和蒙古則比較接近漸變道路。漸變道路也就是漸進的改良改革的道路。我們希望我們的祖國走穩妥的漸變的道路,但這需要有中共愿意改革,愿意實現多党民主制,并且愿意滿足全國人民及客觀規律對改革時間速度的必需要求為前提。我們希望走和平的漸變的道路,但客觀實際并不一定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我們不可能象”告別革命”的朋友們那樣,捏造歷史規律,不顧一切客觀條件而強行”告別革命”。(在想象和現實上實現?不知他們怎樣”告別”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幸運的是,我們已經走過了歷史中最困難、最不幸的路程,我們已經有了一次流血的”六四”事件,我們已經有了這次事件之後,全國民心的大變換,全國人民的大覺醒,暴力的道路已經不大可能。即使有極少數頑固的專制主義者想再搞一次同等規模的”六四”鎮壓,他們將不大可能再搞得起來,即使勉強搞起來,也只能小搞以後即迅速失敗,他們決不可能再一次得逞。但突變的可能性仍然是很大的。

對各种可能的突發事件和突變情況,以及相應的應對策略的研究,仍然是很必須的。不過我們這里只講漸變道路,即漸進改革的問題。

如果中共愿意實行多党民主制并滿足必要的改革速度,那么,我們將走上和平的道路,但要把這條和平的道路變為穩妥的漸變的道路,還必須采取正确的步驟和策略,就目前情況看,中共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一、以政治改革為先導,以十年反右的時間,基本完成政治體制的改革。

第一步:化五年左右的時間,實現自由。

為了穩妥,可以一小步一小步走。先徹底放開公民個人言論自由,再放開媒體上討論的自由,尤其發動全國人民參与對改革問題的自由廣泛的討論,再放開媒體本身的自由,出版自由和新聞自由,解除報禁;再放開結社自由,先允許建立自由的學術團體,行業團體,再允許自由成立獨立工會,再解除党禁,以及其它等等。可以分為更小的步驟,其間還包括”六四”平反,釋放政治犯,罷工及集會、游行的自由等等。此外,在适當的時候,還要實行遷徙自由,取消農業戶口和城鎮戶口,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二元社會的人為划分,取消對農民的一切歧視。不消除二元社會,中國社會的現代化將是不可能的。

這第一步是,改革中最困難的一步,但采取漸進穩妥的辦法,是可以完成的。完成了這一步,完成第二步就比較容易了。

為了完成這困難的一步,中國社會各种力量應該采取協商合作的態度,尤其是中共和中國民主運動,這兩种看起來完全對立的力量,實際上卻有著很大的共同之處,有著共同的希望,這就是:和平、穩妥地進行改革,平穩地轉軌。要實行合作,當然有一個前提條件,這就是中共必須同意采取協商的態度。要使各方面,進而使全國人民擺脫矛盾哲學、斗爭哲學、學會合作、協商和妥協、寬容。

第二步;再化五年左右的時間,實現民主。這也可以一步一步走。其中有的步驟,如法律的起草和法制准備,基層民主試驗等等,可以提前到第一步開始著手。我們應該建立的是民主的,有權威的政府。我們應該考察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民主制度,再加上我們自己的創造擇善而行。我們要盡可能采用适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最先進的民主制度。我們尤其不能采用馬列主義的”民主集中制”,它既不民主(很專制),又不集中(互相扯皮,互相推諉,不負責任)。我們的民主制度,應當是高度自治的,同時,又是高度集中的,這就是說,大多數地方性公共職能,應該划給各級自治政府,而中央政府則集中少數必不可少的中央職能,因而有可能實行高度集中和高度權威。(附注:集中与分散或自治相對。而民主和專制相對,民主和專制都屬於集中范疇,只是集中的不同形式或机制。糾正列宁和毛澤東的概念混亂)要在民主制度下建立高效率的個人負責制政府,高效率的行政机制,同時又要采用代議制,民意測驗,公民投票等一切必要的民主決策手段和机制,并應該有高效的監督机制和手段,包括高度的公開性以作為制衡。軍隊屬於國家,非國家的党派、社會團體及其它私家軍隊為非法。軍隊的暴力職能只能對外,不准對內。對內的暴力職能屬於警察。警察屬於政府,并且應該大大加強其非暴力的社會服務職能。

二、在政治體制改革的同時,以政治體制改革為先導,開始國營經濟及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包括金融體制的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兩种改革必須互相配套,互相同步,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過分滯後,也不能使之超前。

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以實行混合經濟為适宜,決不要搞一刀切,不搞國營、集體經濟一刀切,也不搞股份經濟或股份合作制經濟一刀切,也不搞私營經濟或個體經濟一刀切。絕大部分國營經濟應該民營化,但也不要過早把全部國營經濟統統私營化。而且,民營化也決不僅僅是股份合作和私營,還應該有其它許多形式。總之,不要搞一刀切,而應該實行混合經濟,讓各种經濟成分自由競爭,优胜劣汰,這樣比較穩妥,也更合理。一切要依客觀實際情況為轉移,要盡可能符合職工、社會、政府各方面的意愿。

在政治改革的第一步,至少在頭几年時間內,不宜匆忙展開全面經濟改革。為解決目前國營企業虧損等緊迫問題,可以采取一种臨時性應急措施,如在嚴格的財務監督及合同制約下,把工厂、企業以臨時委托方式,以國營資產抵作貸款方式,以租賃方式或其它合适方式,交給全體職工民主經營管理,共擔風險。或采用其它种种合适方法,但不要一刀切,進行經營,待條件具備,再開始全面改革。如果職工共同民主經營管理的方式合宜,也可以長期保存。至少,它們比我國目前的大多數所謂股份制”改革”更先進、更合理,而且可進可退,机動靈活。而目前的股份制改革,一旦失敗,并無退路,會陷入進退兩難、高度危險的高風險狀態。并且毫無辦法。并可能引發某些大小風潮。

但社會保險體制的建立及其它一些改革措施,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應盡快地,但又要穩妥地進行。

金融體制的改革,也以穩妥為宜,既要按經濟規模逐步放開,按金融經濟規律運行,又要使之處於受控狀態,要盡可能避免失控風險。

三、教育、文化體制的改革,應由專門机构及廣大人民進行專門研究。一定要糾正以經濟為中心,一切向錢看的錯誤,而應該以百年樹人,提高全民族素質,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优先發展教育、文化、科技。

載北京之春98年第二期,之前曾經在海外電台廣播。

──轉自《網路文摘》——1184(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駁中共必須由「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的偽命題
鮑彤、丁子霖、許良英等69人呼籲恢復趙紫陽自由
徐水良:走入歧途的中國改革
袁斌:美國網紅可能直播一個真實的中國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