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9日綜合報導)國際原油期約收低,延伸連續兩週跌幅至12%,主要是投資人預期供給量足以供應今年冬季熱燃油需求。根據彭博調查顯示,在墨西哥灣原油產量與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其他產油國進口攀升下,美國近週原油庫存可能上揚。
12月原油期約收市下跌52美分或1.1%成為49.09美元,油價在10月25日一度上達55.67美元歷史新高,目前油價仍較去年同期上漲59%。
彭博社針對11位分析師調查預估,截至11月5日為止當週,美國原油庫存可能較前一週的2.897億桶,增加200萬桶。受訪的11位分析師中,有10位預估揚升,1位預測下滑。
在上週的報告中,庫存水準低於上年同期0.8%。不過,隨著伊凡颶風造成的損害復原後,墨西哥灣的產量攀升。
截至10月29日當週,進口攀升3.5%,至1070萬桶,創下9月1日以來最高水準。
紐約Barclays Capital Inc.助理董事Carl Larry表示,墨西哥灣產量已恢復,進口維持強勁。
另據報導,目前美國石油庫存已經連續六週增加至7.5%,上週美國石油庫存可能增加2.25百萬桶,今年北半球天候以暖冬成份居高,熱燃油需求可能較往年減少。
石油專家表示,油價可能回歸基本面供需因素,在北半球可能是暖冬氣候之下,需求面將降低,目前油價要再上漲,除供給面減緩之外,需求面應該要持續增加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