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惠珍台北3日電)台灣乳癌病患乳房全切除率遠多於國外,醫師指出,乳癌病患乳房全切除和部分切除復發機率一樣,因此建議三公分以上、五、六公分以下乳癌病患,若配合術前化療,就能降低乳房全切除率。
估計台灣每年大約新增三千名「少」奶奶,長庚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陳訓徹指出,台灣乳癌病患保留乳房者僅為三成,遠低於國外的七成,如果乳癌不超過三公分,病患及家屬可決定以部分切除治療,或接受化療;若三公分以上、五、六公分以下則建議病患先接受術前化療,待腫瘤變小後,再予以部分切除,就可以避免全部乳房切除。
同時是長庚醫院乳癌治療中心主任的陳訓徹說,台灣乳癌病患乳房全切除率遠多於國外,原因包括傳統上國人對乳房外觀重視不似外國人高;另外是認為全切除可避免局部復發的機會。不過統計顯示,局部切除復發機率為百分之三點五,全切除復發機率為百分之四點八,二者再發機率一樣。
和信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劉美瑾表示,門診常見一些乳房腫瘤異常惡化的病人,由於不敢面對現實,導致腫瘤過於巨大,撐破皮膚,造成細菌感染。在門診乳癌患者當中,約有一成是腫瘤大於十公分的局部廣泛性乳癌,不少患者害怕開刀化療,私下尋求中藥偏方,也遇過乳癌腫瘤超過二十幾公分的患者,由於腫瘤過大,變成發炎性乳癌,癌細胞隨著皮膚四處亂跑,很容易造成局部復發。
陳訓徹並指出,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療效佳,甚至也有乳癌患者發現時為三期,經治療好轉成一期,且三、四公分的乳癌腫瘤經化療後,約九成腫瘤可完全消除。
一名陳姓乳癌病患也指出,由於沒有家族史,且可能致病的原因也都沒有,因此一直不覺得會是那個罹患乳癌的人,直至發現時腫瘤已六點八公分,就醫後相信醫師,配合治療,病情已受到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