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手機電池 過去兩年爆炸致傷83起

標籤:

【大紀元1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于止戈編譯) 在去年八月發生了一起手機(行動電話)電池爆炸事件,受害者麥可的手機在爆炸後,碎片直接擊中雙眼間的部位,部份碎片嵌入家中的天花板。受害者的父親描述說當時就像引爆一顆炸彈,十三歲的麥可爆炸後茫然佇立、雙耳嗡嗡作響、手上血流不止、置身一陣黑霧中。

據美聯社11月23日華盛頓消息,過去兩年來,聯邦政府安全部門的官員已經收到83份行動電話爆炸或引發火災的報告,通常原因是使用非原廠型號電池或充電器、或是使用瑕疵品或仿冒品。在數十起意外中受傷部位包括面部、頸部、腿部與臀部。

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提供手機電話用戶一些技巧來避免類似意外發生,並且加強對無線通訊工業的督導。目前已經有三款電池自願回收,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也與業者一同努力開發優質的電池標準。

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發言人Scott Wolfson表示委員會接獲的行動電話意外報告日益增多,傷勢加重與火警次數增多的趨勢讓委員會憂心忡忡。

美國的手機電話製造廠與經銷商表示大多數的火警與爆炸都是因為電池型號不符,還提醒大家在一個擁有一億七千萬用戶的國家裡,手機電話意外的發生比例算是微乎其微了。行動通訊及網際網路協會的發言人華爾斯(John Walls)認為手機電話意外就統計上而言已經非常少了,不過意外發生的事實也引起業界的注意。

部份消費者團體的律師表示劣質電池以外的意外原因在市場上大行其道,他們指出消費者要求在袖珍機體上要安裝更多的功能,讓製造商面對的壓力日益增加。

以加州為基地的無線通信消費者聯盟(Wireless Consumers Alliance)持續追蹤手機電話導致的火警與爆炸意外,聯盟總裁西勒德(Carl Hilliard)提醒大眾,假如持續將電力塞進一個狹小的空間裡,你就會做出個小炸彈。

雖然原廠出產的電池也會出差錯,不過劣質的仿冒品更有可能短少偵測電池過熱或充電過度的安全裝置。舉例來說,大多數行動電話都使用的鋰電池,假如鋰電池的散熱孔被蓋住就會過熱。

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正在嘗試檢測改良散熱是否能增加安全性。Wolfson表示測試中曾經出現六百度的高溫,假如這些電池沒有正常運作,就會產生火把般的效應。

自一月起,委員會已經宣佈回收三款電池,其中一款為Verizon Wireless出品,另兩款為京瓷(Kyocera Wireless Corp.)出品。京瓷第一起回收是因為供應商的產品水平下降,第二起回收是因為供應商將仿冒品引入銷售線。京瓷在上個月回收了一百萬顆電池後表示已經更換零售商,並且投入雙倍的努力測試自家的電池。

無線通信工業的業者為了解決供貨管道以外的問題,自上週起已經開始與電器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合作,為所有的電池建立標準設定,訂立廠商自力設計標準與性能要求。

Wolfson參與一場無線通信器材製造商與工程師協會的會談中表示,行動電話需要高質量的電池,要從小巧的製品得到豐富電能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商販與製造商同時極力主張消費者對電池、充電器與電話本身要妥善照顧,直接向電話製造公司購買器材,不要向二手貨經銷商或網絡以外的貨源購買。

不過即使遵守了這些建議還是不夠,無可避免的劣質產品還是會自己找到上貨架的路。
現年二十一歲、家住費城的律師事務所助理Angela Karasek在Nextel購買了一組摩托罗拉行動電話與電池,數週前的晚上她被一聲爆裂聲驚醒,接著她看到了火光,行動電話電池炸開後的火焰波及三英呎遠的玩偶。她跑到父母的房間求助,父親隨後迅速撲滅了火勢。Karasek描述說:「我睡得不沈,好像出了什麼事讓我坐了起來,就看見娃娃滿身是火。」

家住紐約布倫特伍的Marcelino Gonzalez表示當他要打電話時,他的京瓷行動電話在手中爆炸,讓他遭受二級灼傷。六十二歲的Gonzalez已經連絡律師並且表示假如電話貼近臉部爆炸,整張臉都會被燒毀。

十三歲的麥可預計可以完全康復,爆炸當時他正要從地板上撿起身邊充滿電的Verizon LG行動電話。麥可的家人並沒有打算提出告訴,反而允許相關公司與消費者團體到他們家研究這起意外,希望類似的事件不要發生在別人身上。麥可的母親說:「我兒子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決定到底要不要接近行動電話,不過他真的需要一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Verizon和Sprint削減手機電話管理費
手機簡訊小說 最飛迅的行動文學
生意寶地 適合量販及零售
恩益禧和松下聯手開發出手機軟體新平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