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4日電) 天津市為中國北方釀酒發源地之一,史學家考證發現,天津的釀酒業可追溯到七百年前,比天津建城還要早一百年。
新華社今天報導,天津直沽酒歷史悠久,據「天津縣誌」和「直隸通考」記載,明朝初期,白酒釀造技術興起,天津成為中國北方的釀酒發源地之一。
到了清代,天津釀酒業日漸興盛,津門名酒主要產於天津大直沽、小樹林、雙廟街、西沽等地。從十九世紀初期到二十世紀三0年代,是天津釀酒業發展的鼎盛時期。直沽酒暢銷海外,運往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一帶,並轉運歐美各國。直沽酒的釀酒技術也傳到南洋地區。
中國著名史學家、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羅澍偉表示,今年是天津設衛建城六百年,但這不代表天津只有六百年的歷史,天津在八百年前就出現聚落。直沽寨的名稱,西元一二一四年的史書已有正式記載。
羅澍偉說,直沽地勢高,水質好,自然環境優越,加上是糧食集散中心,為釀酒業的興起創造了條件。據七百前的元代「接運海糧官去思碑」記載,當時的直沽就已經能造酒,叫做燒酒,釀制的高粱酒叫白幹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