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0日訊】(中央社紐約記者林琳特稿)許多美國的城市都有街道稱為「Broadway(大街)」;不過,由於紐約市曼哈頓的Broadway週邊,劇場蓬勃,全球知名,使得「Broad-way(百老匯)」不但成為紐約劇場的代名詞,也成為劇場文化的表徵。
百老匯基本上是指:在曼哈頓中城,以四十二街的時代廣場為中心、南北方向從四十一街到五十三街之間、東西方向從第六大道到第八大道之間的地區。
這裡大大小小的劇場上演的節目有場面壯觀的音樂劇、舞台劇經典名作,也有創新前衛的新劇場製作。根據劇場大小,分為Broadway、Off-braodway、Off-off-braodway。起碼有四百六十五個座位的劇場才稱為Broadway。從字義上看,Off-braodway應該是百老匯外圍,其實,許多上演舞台劇的小型劇場被稱為Off-Bro-adway卻是與Broadway級的劇場比鄰。
百老匯的大型音樂劇,例如《四十二街》、《劇場魅影》、《屋上提琴手》和《獅子王》,都是上演經年膾炙人口的賣座劇。由於許多來紐約的觀光客希望能看一場百老匯秀才覺不虛此行,熱門音樂劇場場爆滿,住在紐約的人想看一場劇,總得在幾星期前就訂票。
紐約百老匯是許多國際知名演員發跡之地。不久前去逝的影壇傳奇馬龍.白蘭度就是在一九三零年代在百老匯演出田納西.威廉斯的舞台劇《慾望街車》,而被好萊塢發掘。近年來走紅美國影壇的澳州演員休.傑克曼也是在百老匯音樂劇《奧克拉荷馬》中載歌載舞的演出讓人印象深刻,奠定了他在美國影藝界的基礎。
美國影藝界有項說法:演員若能在百老匯劇場闖出名號,就是進軍大銀幕的捷徑。不過,想擠進百老匯製作的戲劇可不容易,並不是每一齣劇都受到歡迎。製作百老匯大型戲劇或是音樂劇的製作成本相當高,基於賣座的考量,許多製作人會以高價聘請知名的影星擔綱。喜劇演員馬修.波德瑞克、卡文.克萊恩和尼丹.蘭就是紐約劇場的常客;《異形》和《冰風暴》的演技女星雪格妮.薇佛今年秋天就在百老匯演出舞台劇;幾度主持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比利.克利斯多最近也會在百老匯推出個人秀。由於好萊塢大明星對於現場演出的興趣,更增加百老匯的賣點。
對於紐約人而言,百老匯最輝煌的時代其實是在電影和電視成為娛樂主流之前。當年紐約人看一場百老匯劇的花費,比一張電影票價還低。現在一張音樂劇的票價經常在上百美元之譜。舞台劇和一些創新製作的觀眾比例中,紐約人還是佔多數,熱門音樂劇的觀眾則多半是觀光客。
到紐約遊覽,百老匯的秀不可錯過,畢竟它也是美國流行藝術的櫥窗之一。(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