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有黴菌感染現象,只是常被忽略。由於遭到黴菌感染的患者,一旦不慎抓破皮膚,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或不易癒合的傷口。醫師建議,家屬與病患應留意有無香港腳或是灰指甲等感染跡象。
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揚志表示,糖尿病患因為血糖高,抵抗力差,遭細菌、黴菌感染的機會比一般人高。今年5月國外一篇研究報告結果顯示,約有八十二%的糖尿病患有黴菌感染跡象。其中,男性感染的比例高於女性。
林揚志表示,門診常見的糖尿病患黴菌感染,包括由皮癬菌引起的香港腳、體癬、股癬、頭癬,以及念珠菌感染等。
由於糖尿病患多半合併有末梢神經病變,感覺異常,患者在黴菌感染早期,不似一般人會有嚴重搔癢感。因此,診間所見患者的病況多半相對嚴重。
雖然黴菌感染相較於其他糖尿病併發症未必嚴重,但一旦因血管病變導致末梢循環不良,患者又容易遭受細菌感染,若不小心抓破皮膚,傷口就不易癒合,出現像是蜂窩性組織炎等嚴重併發症。
此外,末梢血液循環不佳,也會使得病患指甲生長比常人緩慢,當病患罹患灰指甲時,存在指甲內的黴菌便不容易被「推出去」,使其疾病進展比平常人快速。
「其實糖尿病患的黴菌感染治療與一般人無異,只要平時留心,及早治療就可以揮別感染」,林揚志說,症狀輕者可以使用外用抗黴菌藥物,在嚴重或全身性感染者還須加入口服抗黴菌藥物。
灰指甲治療則有除了口服藥物以及一般外用藥,也有一週一次像是指甲油般的產品問世。醫師會依據患者的病況及生活習慣等,為患者選擇用藥。
要注意的是,部分口服抗黴菌藥物會使降血糖藥物的血中濃度增加,增加低血糖現象,民眾服用前應該請教醫師。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