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齊勇明報導) 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星期二上午公佈了有關中國人權和法制的年度報告,在華盛頓的學者對此發表了評論。
中國委員會這份報告一開始便提到該委員會看到中國在人權和立法的某些方面過去一年中取得了有限的進步。這在美國國會的中國問題報告中是很顯眼的。當然報告接下來指出,他們也發現中國在人權問題上存在嚴重和持續的問題。
*譚慎格:縮小問題嚴重性*
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譚慎格表示,中國的問題是很多的,報告這樣的開頭是不恰當的。他說,文章開頭應該首先指出中國政府問題的嚴重性和持續性,即使有進步,目前也只局限在言辭和文字上,沒有實際行動。
他說:「根本就沒有證據顯示取得了任何進步,寫報告綜述的作者真是莫名其妙,他說取得了進步,這不能讓我信服。這在學術上是不誠實的。」
譚慎格表示,綜述部分的作者似乎是在有意縮小中國問題的嚴重性,這對中國政府認真面對自己的問題沒有實際的幫助。
至於這份長達164頁的中國問題報告能對中國政府邁向民主有什麼作用和意義,譚慎格說,報告更是為了提醒美國政府在中國問題上的警覺和關注。
*葛萊儀:盡量平衡*
國際研究及策略中心的高級研究員葛萊儀女士說,這樣的報告是互動的。
葛萊儀說,「就像中國發表人權白皮書觀察美國一樣,美國也有中國問題報告,這些出版物都是為了積極的目的,幫助分析局勢。報導的客觀性十分重要,如果失去客觀反而有害。 我認為這些報告都是盡量的平衡。」
*武爾澤:批評尖銳*
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星期二發表的中國問題報告中儘管在幾處都提到中國政府的一些進步,如在修憲保證中國公民的人權方面以及新領導層對 社會問題方面的關注等。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部主任武爾澤表示,即使如此,這份報告提出的批評仍然是十分尖銳的。
*如何利用政治犯資料庫*
報告的建議部分提出,國會議員可以積極利用中國委員會新設立的政治犯資料庫名單,讓前往中國的代表團以及私人團體等利用兄弟州和姐妹城市的關係,推動中國釋放政治和宗教人士。對此,武爾澤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
武爾澤說:「實際上我認為這不是什麼有用的辦法,因為如果中國要真能改進,它就會改進。我覺得國會議員應該利用這個資料庫來教育自己的公民,讓他們知道中國的人權狀況。如果美國人都不去買中國的商品,中國自然就會做出反應了。」
2004年中國問題報告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部主任武爾澤表示,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不僅僅是基於人權問題,其中還包括一系列的利益,所有這些利益都必須盡量平衡。中國政府會逐漸的深入瞭解美國外交政策的全面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