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貧富懸殊台胞難跨出「籬笆外的世界」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特稿)經歷南非黑白政 權輪替和民主自由十年的台灣移民張靜云,對於在南非 的台灣移民說來,他們始終很難跨出「籬笆外的世界」 ,這除了語言障礙之外,機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她呼籲移民南非的台僑們,不要把自己隔絕於主流社會 之外,反而要更積極的融入南非不同族群社會。

個頭嬌小、黑白短髮相間的張靜云,一九九三年帶 著二名幼小女兒來南非發展。

提到自己的移民往事時,她指出,由於二名小孩和 她的個性一樣充滿叛逆,加上當時住家位於台北市忠孝 東路和光復南路口,在那個年代,住家附近晚間常有一 些複雜人士出入,為了孩子將來的教育和擔心他們誤入 歧途,所以她興起了移民的念頭。

為何會選擇南非?個性坦率的張靜云說,她自己從 小對地理就很有興趣,而在一部介紹西班牙移民的影片 中,看到南非開普敦的地理環境後,對南非的印象一直 非常深刻。當腦海中興起移民的念頭時,立即想到南非 也是英語系的國家,加上在普勒托利亞大學音樂系擔任 教授的友人大力推荐和遊說,就這樣,她們一家人終於 移居到南非這個異鄉國度。

經歷南非黑白政權輪替和民主自由十年的張靜云, 對南非的政治、社會、經濟的巨大轉變有著深刻的觀察 。她說,南非黑人在近十年期間,民主自覺方面進步非 常大;在種族隔離時代,黑人只要有工作、有飯吃,便 很知足快樂;但是現在的黑人,尤其是年輕人,民主覺 醒後,要的是基本人權。

雖然一般黑人屬於知足常樂型的族群,不過由於南 非的貧富差距過於懸殊,台灣僑民生活和收入水準都比 貧窮黑人高,張靜云指出,這常讓台僑成為黑人搶匪覬 覦的目標,更形成無數台灣移民心中的隱痛。

張靜云說,其實台灣移民本身都很開放,台灣很少 有人移民後還無法融入當地社會。她建議移民當地的台 胞們,只要善待家庭中的黑人幫傭和員工,把對方當成 「自己人」一樣平等看待,不要老是貪圖小便宜,黃黑 膚色關係自然就會有良好的發展;否則只會加深對立、 徒然增加被搶的可能性而已。

她表示,非洲黑人懶惰、偷竊習慣普遍存在。但是 移民南非的台僑們,不能因此把自己隔絕於主流社會之 外,反而要更積極的融入南非不同族群社會,這樣才能 減少當地人普遍存在的「你是外國人」的心理。

對於台灣移民始終很難跨出「籬笆外的世界」,張 靜云指出,除了語言障礙外,機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 素。

她以就讀普勒托利亞大學音樂系一年級的小女兒為 例說明:她的小女兒參加很多社區活動和比賽項目,雖 然她不懂南非的荷蘭語(Afrikaans) 和英語以外的其 它語言,但在陪孩子參加當地舉辦的不同活動後,相對 的她就很容易調適移民的心態,也增加認識各種不同層 面朋友的機會,獲益良多。

相關新聞
比賽場次意見不合 艾爾斯槓上美國職業高協
伊麗莎白泰勒因梵谷名畫所有權問題挨告
《世界高球比洞賽》艾爾斯衛冕 只差一步
世界高球比洞賽:艾爾斯將與衛斯伍德爭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