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30日訊】腦中風患者經過醫院救治倖存後,常遺留一些運動、感覺和語言等障礙,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他們不可能在醫院長期接受康復治療,出院後進行家庭康復是一種有效的好方法。
據報導,在美國劍橋YOVILLE康復醫院設有一條供患者訓練的「室內街道」,街面寬約3米,長約20米。「街道」裡有小型超市、飯店、旅館、櫃員機。這條「街道」是專門為康復病人所設計的。來醫院接受康復治療的病人,除了要恢復身體的各種功能外,最重要的是能恢復自理能力。病人可在飯店的廚房裡練習洗菜、開冰箱取食品,可在旅館的衛生間裡練習洗漱和入廁,可在櫃員機前練習取錢。「街道」上還停會一輛小轎車供病人練習上下車。
「街道」的地面分別用不同的建築材料做成,其目的是用來訓練病人在不同的路面上行走。這條「街道」雖小,卻包含了日常生活中人們必須接觸和使用的各種設施。
沒有這種康復醫院,但患者出院後,若能在家中注意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同樣能取得良好的康復效果。在訓練行走的同時,不忽視日常生活的作業療法。例如,家務活動中的烹調、打掃衛生、照顧小孩和家庭事務的管理,使用家中器具與裝置,如鑰匙開鎖、開關電燈、門窗、家用電器等,交流技巧如用手書寫、閱讀、使用電話和錄音機等,乘坐交通工具和參加各種娛樂活動等。
值得提醒的是,要把訓練重點按排在患側肢體。有的患者和家屬在訓練時,偏重鍛練健側,忽視功能差的患側。正確的方法是從患側開始,這樣有利患肢血液循環,防止肌肉韌帶萎縮。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