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卡爾泰爾佛蘭科報導) 世界範圍內減少飢餓的努力使生物技術倍受關注。不僅是希望生產更多、更好糧食的農民們關注生物技術,現在就連梵蒂岡也關注這個問題。最近在美國和梵蒂岡聯合舉辦的關於生物技術的會議上,梵蒂岡宗教官員說,從道德角度上說,有必要研究一下這些技術解決全球食物需求的潛力。 盡管目前許多國家對生物技術存在偏見和擔憂,但是梵蒂岡的官員們相信,基因工程是一項現代科學的工具,應當用來探索解決世界飢餓和營養不良的問題。
聯合國食品和農業組織預計,世界人口到2030年將增長到八十億。這個食品機構預計,在今後的三十年裡,全球糧食產量必須增長百分之六十,才能適應人口的增長。
上星期五在羅馬舉行的會議上,一些科學家、農業發展專家、農民和宗教官員交換了他們對現代基因技術的看法。
普拉卡什博士是植物分子基因學教授,他說,生物技術是個強大的工具,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這個工具既能生產更多的糧食,又能保護環境。普拉卡什說,“生物技術可以改進種植方式。它可以通過提高種植效率、減少化學產品的使用,包括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來提高食品產量。而且生物技術還可以通過開發新產品為農民賺更多的錢。”
*不少人持批評和懷疑態度*
但是在歐洲和發展中國家,不少人對生物技術持批評和懷疑態度。一些人認為,依靠大型跨國公司向發展中國家出售轉基因種子和產品來解決飢餓問題是個過於簡單的想法。愛爾蘭傳教士肖恩﹒麥克多納教父在菲律賓生活了很多年。他說,轉基因農產品的優點目前還不能肯定,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工作。麥克多納說,“現在還不清楚這些技術將給人類的健康和環境帶來什麼影響。人們會說,這只是個小小的風險,但是風險的後果將可能是非常可怕的。”
批評人士還指出,這些技術還將破壞生物的多樣性,而這些破壞性的後果又是難以預測和量化的。但是普拉卡什博士說,現在還找不到什麼證據,證明轉基因農產品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負面影響。而恰恰相反,生物技術可以保護和提高生物的多樣性。普拉卡什說,“如果不再使用化學產品,那麼農田裡就會有更多的益虫,更多的草和更多的鳥。實際上,可以用更少的耕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這樣就可以保留更多的荒地。”
反對生物技術的人士說,跨國公司只是被利潤所驅使罷了。肖恩﹒麥克多納教父解釋說,這些公司試圖通過農民對他們產品的依賴來控制世界食品生產。麥克多納說,“食物是一種普通產品。但是在生物技術的世界裡,它被當成另外一種商品,就像你的手機和手表一樣。但是事實並不是那樣。沒有手表,甚至沒有手機,你都能夠生活。但沒有食品,人就活不下去。”
普拉卡什博士說,盡管利潤經常驅使公司開發新產品,但卻無法迫使人們去買他們認為自己不需要的產品。他說,歡迎轉基因種子的農民認為這能給他們的產品增加價值。普拉卡什說,“如果僅僅因為這些技術是一些跨國公司帶來的就否定它們的價值,這就等於用意識形態的眼光否定這些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參加羅馬會議的人士堅持認為,生物技術僅僅是一個工具,而這個工具和任何其它工具一樣,必須精心、適當使用,才能做到安全、有益。會議參加者還一致認為,如果要在減少飢餓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還需要有效的食品分配網絡和合理的政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