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7日訊】倫敦證券交易所主席高博深(Chris Gibson-Smith)表示,該所與港交所(388)研究企業同時在港、英兩地上市及交易的構思已作罷,主要是彼此的監管理念不同,但長遠仍會研究以單一上市文件申請兩地上市。香港股票交易所行政總裁周文耀證實此消息,他認為港英兩地上市或以單一上市文件申請兩地上市只是形式及包裝而已,分別不大。
倫敦交易所二十五日在港開設亞太區業務總部。該所董事長高博深承認,與港交所就兩地上市的合作商討已經正式終止。長遠而言,雙方仍可繼續探討利用一本招股書在兩地上市的構思。
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證實由於兩地監管制度不同,利用一本招股書在兩地上市的做法並不可行,該所與倫敦交易所的港英兩地上市計劃在磋商逾兩年後已經終止。他直言,由於招股文件涉及監管責任的問題,因此港交所難以把有關責任授權予其他監管機構,上市公司亦必須向不同交易所提交其所需的資料。
至於分兩本招股書或將兩本招股書內容併在一起的建議,周文耀認為只是形式及包裝而已,分別不大。他說:「所謂的一本招股書,可能只是把不同地方的招股文件釘在一起。」
周文耀以港美兩地上市的中國人壽(2628)為例指出,港交所及美國證監會都各自按本地監管及公司管治要求去審核國壽的招股書,由於不同市場有其特別的環境,監管很難做到百分百一致,在諮詢市場及與英國金融服務業管理局討論後,認為現時沒有必要搞港英兩地同時上市及讓上市股份在對方交易系統買賣。
除企業兩地上市計劃外,連同去年初公布擱置與倫敦交易所引入大批對方股份掛牌買賣的安排,港交所與倫敦交易所的合作磋商全部告一段落。周文耀表示,該所是在諮詢市場後才有此決定,相信不會影響兩地交易所日後的合作。
倫敦交易所在港開設的亞太區業務總部,目前共有五名員工。高博深坦言,開設該總部是為了吸引更多內地企業到英國上市,現時共有六家內地企業在倫敦掛牌。
高博深又表示,雖然中國企業多選擇香港上市,但若要發展為國際企業及進入歐洲市場,該所是最佳門徑。
相對美國的市場環境而言,高博深表示英國市場並不如美國以法律、規則及懲罰為本,相信在吸引內地企業到當地上市上會有其優勢。
另一方面,周文耀表示,已與證監會就大股東押股的披露問題進行商討,由於《上市規則》只對上市公司董事具約束力,故決定由證監會修訂權益披露條例來訂立相關限制。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