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6日訊】(据美国之音中文网报道)有专家认为,香港回归中国6年以来,一国两制模式是成功的。但是中国政府近期内恐怕不会在香港实行特首直选。香港主权在1997年7月1号回归中国以后,虽然经济上面临许多挑战,但是政局一直平稳。直到2003的7月1号,50万香港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第23条国家安全条例”的立法,人们对香港的政局开始担心。
*50万人游行并非对准中央政府*
香港50万人大游行发生以后,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熊美英在接受本台采访时曾表示,香港民众的矛头并不是指向中央政府的,他们是对董建华政府的施政不满。熊美英说,事实证明她当时的分析是对的。她说:“我觉得我很开心,因为有关方面也注意到我的观点。大游行发生以后中国官方一些报纸的记者也曾经与我交谈,我向他们反应了这样的看法,当然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还包括香港所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我想中央政府可能知道了、搞清楚了矛头不是对着他们的。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央政府所采取的反应都不是很激烈。”
熊美英博士说,去年8月时香港对15岁至30岁民众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香港老百姓对中央政府的信任超过对董建华的信任。她说:“中央政府不要误会,外国的媒体也不要误会,以为有大游行发生就反应出一国两制的落实有问题。其实不是。”
*港民主派担心23条立法*
不过,香港一些民主人士担心,以香港特区政府为主导立法的“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将会对新闻自由和结社自由带来威胁。在香港就“第23条立法”举行表决前夕,也就是50万人大游行发生之前,香港民主党前任主席李柱铭曾经带领一个由香港民主派组成的代表团到华盛顿访问,游说美国政府和国会反对这项立法。李柱铭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他希望他们的游说活动能够成功,使国际社会重新关注香港的情况。
李柱铭说:“当然我们未必能够成功,现时的情况是能够争取的便要争取。尽管可能到最后什么也争取不到,但我们已经让国际社会重新关注香港的问题。尽管《国家安全条例》有很大机会在香港立法会通过,香港政府将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不敢胡乱执行有关法律。我们将这个问题带到国际层面上讨论,对保障香港市民的人权自由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柱铭说,不少外国人和非政府组织担心香港的“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会给香港的结社自由带来冲击,特别是一些被中央政府禁止的团体,日后这些团体在香港的组织和活动也将被禁止。
*区议会选举民主党大胜*
“七一”大游行发生以后,在香港2003年区议会11月的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取得了重要胜利。120名参选人中有95人当选,另外,民主党候选人在立法会议员的选举中也赢得了更多的席位。香港有学者认为,香港区议会选举民主派人士获得更多席位,这一结果明显是七一大游行效应发挥的作用。岭南大学公共管理研究项目主任李彭广对本台说:“这次这么高的投票率,另外选票都流向泛民主派,这明显对于明年立法会选举有相当大的参考作用,并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如果明年九月的立法会选举按照目前的流向和趋势,泛民主派可能会拿下议会的过半数议席。”
民主党主席杨森表示,民主派在区议会选举中获胜,说明了香港民众希望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还政于民的意愿。杨森说:“要落实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就是要通过还政于民。如果政府能够尽快还政于民,有几个好处:一方面能照顾和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第二,能充份显示一国两制的成功,并且能够借此和平统一台湾。”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熊美英博士认为,香港回归6年来,一国两制的政策落实得是好的。中央政府的自我控制比较好,对香港的事务没有很大的干预。
*中央政府经济帮助香港*
另外,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央政府给了香港很多帮助。比如,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在2003年6月签订了“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萨斯病爆发后,中央政府在内地役情严峻时,仍然给香港提供了急需的医疗设备。熊美英认为,香港人象大陆的老百姓一样对中国的新政府抱着很大的希望。
熊美英博士谈到了中央政府在香港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熊美英说,经济问题对中央政府不会构成大的挑战,中央政府有意愿、也有能力帮助香港解决经济问题。她说:“我想最大的挑战是政治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处理民主、全民选举的问题。我看它(中央政府)不能不做出一个妥协,但是我知道,按照目前他们对香港的担心,它(中央政府)不可能完全接受。”
香港有些活动人士希望在2007年以前提前选举第三届特首,熊美英认为这在政治上来说是不现实的期望。熊美英说,中国对香港一国两制的模式是成功的。而且,基本法并没有规定特首不可以直选。根据基本法,香港特首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一个800人委员会选出的。
熊美英认为,对于香港人来说,更现实的是应该力争在2007年特首选举时扩大这个选举委员会,同时增加由民众直接选举的委员。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由这个选举委员会推举几名特首候选人,然后由香港民众直接选举。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