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停播談話節目 五萬觀眾抗議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訊】(大紀元駐歐洲記者秦川綜合報導)自從BBC記者吉利根的「口誤」招致軒然大波之後﹐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聲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給吉利根提供消息的國防部核武專家凱利博士因不堪重負自殺身亡﹐由此而展開的「赫頓調查」更是把BBC記者以至負責官員的職業規範﹑新聞原則擺放在公眾注意力聚焦的顯微鏡之下。最近BBC以「言論過激」為由停播由前工黨國會議員基爾羅伊·西爾克主持的談話節目﹐被普遍認為是BBC高層為保護其「公正」﹑「不偏不倚」的名聲而採取的行動。儘管穆斯林社區表示歡迎﹐但英國主流社會對BBC的行為則頗為不以為然。

*反阿拉伯言論惹風波

基爾羅伊·西爾克主持一個午間時事談話節目已有17年之久﹐有不少忠實觀眾。但他在報紙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給他帶來了麻煩。1月4日﹐《星期日快報》刊登了他題為「我們不欠阿拉伯人任何東西」的文章。文中說,除了石油以外﹐很少有阿拉伯國家對人類世界作出了任何貢獻﹐而石油也不是阿拉伯人的甚麼貢獻﹐而是由西方人發現﹑開採並花錢購買的。他批評了阿拉伯世界的獨裁政權﹐還說阿拉伯人「動不動就搞自殺炸彈攻擊,切斷人的肢體,還壓制女性」。

該文刊登後在穆斯林社區和左派政客﹑媒體中引發了很大爭議。英國穆斯林協會向BBC作出投訴,並要求基爾羅伊·西爾克正式道歉。儘管基爾羅伊·西爾克曾表示「遺憾」﹐但是英國種族平等委員會還是要求基爾羅伊·西爾克「正式道歉」,承認自己是「錯誤地、嚴重地冒犯」了阿拉伯人。

*五萬觀眾抗議停播

在壓力之下﹐BBC自1月10日起停播「基爾羅伊電視秀」節目。在聲明中說﹐BBC秉持公正﹑不偏不倚的新聞原則﹐不能容許其節目主持人發表如此具有爭議性的觀點。英國穆斯林協會對BBC的行動表示滿意。

但是,此一行動卻引發了眾多英國人的憤怒。《每日快報》說,五萬名受訪者在電話調查中表示支持讓基爾羅伊·西爾克復職﹐另外還有數千人向BBC提出抗議,指控該公司「箝制言論自由」。《快報》在頭版刊登題為「我們痛恨箝制言論」的評論文章﹐說:「這項被視為對我國言論自由原則一大考驗的事件,引發的公憤日益昇高。」

基爾羅伊·西爾克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對BBC在這場爭議中沒有支持他表示非常失望。他還說,有些阿拉伯國家使用截肢懲罰、壓制婦女是事實,他在這裡並不是指普通的阿拉伯人。他指責BBC向要求他辭職的人妥協。他說,BBC可能受到了即將發表的赫頓調查報告的影響。

*各方壓力促BBC過度反應

作為由英國公眾出資經營的「公營事業媒體」﹐BBC獨立於政府之外﹐而且經常對政府的重要政策持批評態度。該公司高層一直珍視其獨立﹑不持偏見的名聲﹐最怕的就是被人指控報導不客觀。但是﹐BBC記者吉利根針對英國政府伊戰政策發表與事實不符的報導﹐招致英國社會各界的嚴肅抨擊。很多人認為﹐BBC並不是真正的不偏不倚﹐而是存在著偏向左派觀點﹑不顧事實一味反戰的傾向﹐並不能真實代表英國大眾的利益和觀點。現在﹐有關凱利博士自殺事件的赫頓調查馬上就會出結果﹐BBC在其中的表現又將被全社會認真檢視。另外﹐今年政府將對BBC的經營進行全面的評估﹐其結果將決定今後對BBC的資金支持。

BBC身處各方壓力之下﹐少不了清理門戶﹐減少敗壞聲譽的風險。一個月前﹐BBC剛實施了一項新規定﹐禁止該公司記者在報紙上發表評論文章。BBC的許多大牌記者在英國大報上設有時事評論專欄﹐這被認為是不符合公司原則的﹐因為BBC要求其報導主要是事實性的﹐不應帶有記者本人的觀點。這次停播談話節目﹐顯然與上述政策如出一轍。儘管基爾羅伊·西爾克並不是記者﹐但因其節目相當有影響﹐在當前敏感的環境下﹐也免不了中箭落馬。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加總理:中共對加拿大構成最大的安全威脅
為何京都櫻花吸引大批外國人 日本人卻減少
AI處理器全靠美國台灣 中共將再被卡脖子
美軍空襲油港畫面曝光 胡塞稱至少74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