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歐陽宇和林玲惠編譯報道)安德魯-蘭姆(Andrew Lam)于元月1日在太平洋新聞網(Pacific News Service)發表一篇題為“中國危險的野生口味”(China’s Dangerous Wild Tastes)的文章﹐對中國人狂吃野生動物的劣習提出誠懇的批評。
作者說﹐不久前在靠近中國邊境的一個越南北部城鎮諒山(Lang Son),他看到上百名越南人扛著一籃籃的猴子、鯪鯉、蛇,背上還背著裝在藤制鳥籠里各种奇特的鳥類往中國走去。在回來的路上,他們的籃子里已裝了不同的東西:電扇、水泵、電飯煲、農具、電視機、卡式錄放机及中國制造的牛仔褲、T恤。
誠如一位年青人所說:「我總是可以將野生動物賣到中國去,他們很喜歡吃野味,什么都買。」
在中國,這些越來越稀有的野生動物被做成藥丸及藥粉、湯及燉肉、和藥鋪里的傳統藥物。与中國向資本主義和現代化大踏步邁進同步的是,他們對「野味」的嗜愛也同樣地勢不可擋。
然而捕食野味將使野生動物變少,也會帶來疾病。去年,薩斯病造成數百名中國人死亡,及5,300人感染“非典型”肺炎(薩斯) – 几乎使中國經濟停滯不前,有些科學家相信薩斯病与中國人喜愛的果子狸有關。
文章說﹐中國可以拘禁持不同意見者,可以控制對外公開的信息,可以聲稱經濟成長率高達9%,可以把人送上外層空間,但卻無法控制其人民的口味。事實上,去年8月,中國林業部無視世界衛生組織的警告,解除了才實行四個月的禁止對奇特野生動物進行交易及消耗的禁令,宣布了一項規定:重新允許食用家養而非野生的所有54种珍稀野味,包括果子狸。但在中國,要區分這些動物究竟是飼養場飼養的,還是在野外抓的,就像要區分是正宗布蘭妮(Britney Spears)CD還是盜版布蘭妮CD一樣的困難。此外,中國与東南亞鄰國脆弱的邊防,無法阻止新鮮的珍稀野味供應源源不斷。
野生動物被消耗了多少數量,目前并沒有全面的統計數字,但有一些當地居民的猜測。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估計單是廣東省的一些專賣店及餐廳,每年就消耗了50噸野蛙,1000噸蛇及數千只野鳥,這還不包括獾、鯪鯉及其它動物。
文章說﹐野味由于它日益罕見及長久以來認為它有益健康而獲得青睞,尤其是人們相信野味有助于男性生殖力及提高免疫力。但大自然并非總是如此和善,它也會帶來痛苦,就像一些環境保護論者認為﹐大自然會以致命的疾病反擊人類的侵入,像伊波拉病毒(ebola),愛滋及現在的薩斯病,都被許多人怀疑系源自于那些吃過或触摸過灌木動物的人。
野味,是一种怀舊,是一种對原古生活的怀念,這种文化在現代化的中國又表現出新的活力。有了越來越多富豪們的需求,于是出現了越南腳夫背上的猴子。一磅果子狸可以賣到約6美元,相當于工人平均月薪的十分之一,猴子肉比這還貴三倍。事實上,越南腳夫是不敢指望享受他們的獵物。過去祖輩們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以吃的東西,他們的孫子輩卻花上整月的工資當作美餐–而且是那些生活在香港或上海大都市、手戴勞力士表、對森林里的猴子一無所知的商人。
作者說﹐他曾坐過由大象腿做成的凳子,那家主人是一個有錢的香港商人。主人對能出錢買得起這樣的凳子感到非常的驕傲,而他坐在這怪异的凳子上卻有點打顫。那家主人的這种情結恐怕在這個地區是有代表性的,他們流行這樣的話:「如果這是最后一條虎鞭,我必須擁有它,把它做成湯和我的朋友一起喝。」那家主人的生活方式不僅是對野生動物有害,面對薩斯病可能再卷土重來,也是對他自己健康的一大威脅。
(法新社)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