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三日電) Interbrand 新加坡辦事處總裁安迪.密利根( Andy Milligan )今天應邀以「面對亞洲品牌世紀」為題,在「 CEO 國際品牌策略高峰論壇」發表演說,密利根表示,全球化市場創造讓亞洲品牌進入國際的機會,亞洲國家應摒棄以往擅長模仿的習慣,把握機會進入國際市場。
密利根指出,嚴格來說,亞洲地區的消費品牌眾多,但除了日本,「沒有國際性的強勢品牌」,為因應全球化競爭,以往亞洲國家擅長的製造業,逐漸被吸引到中國大陸,進而影響亞洲經濟,不過,「這也讓亞洲品牌有了進軍國際的機會」。
由於經濟不景氣,全球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普遍趨於謹慎,企業股東對於公司業績的要求更加嚴格,迫使亞洲企業改變傳統上將獲利投資在房地產與存放在銀行的習慣,密利根表示,亞洲企業開始注重分散風險的觀念,開始知道要以速度、服務創造利潤及注意給客戶未來承諾等觀念,這些都有助建立品牌。
密西根強調,品牌與客戶的信任密不可分,「現階段沒有品牌就注定出局」,他指出,品牌是企業的生命泉源,產業必須了解品牌建立必須從公司內部、從產業製程、員工教育多方面開始,「品牌經營不只是廣告,還包含承諾價值、提供價值」,而這些與消費者有關,一旦企業掌握消費者偏好,並讓客戶相信品牌給予客戶的承諾,則品牌將開始成為企業的無形資產,不僅能保障營收,還能抵抗不景氣。
而對台灣建立品牌的建議,密西根表示「品牌必須要有原創性、區隔性與亞洲風格」,而亞洲產業習慣模仿、善於模仿,品牌建立必須摒棄這些不好的傳統與印象。
密西根以韓國三星電子近來以品牌經營獲致的重大成就舉例,證明產業只要以品牌策略成為集團發展中心,品牌經營有強勢焦點、區域差異性並集中在特定領域發展,同時嚴格執行品牌管理,近來創造高利潤與高成長,並成為世界知名品牌。
密西根提醒,「其實不一定要大公司才能有強勢品牌」,只要產業能尊重自我品牌,同時藉品牌經營與品牌管理維護品牌形象,並利用各式傳播管道進入特定族群消費者,「品牌不需要花大錢在廣告、行銷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