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2日訊】在線收聽
詳細內容
1.中國最新數據令人擔心經濟過熱
北京消息,中國昨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的工廠產出增長率達到了5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對外貿易再次出現巨額順差。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的經濟學家表示,上述數據可能會強化決策層採取新的行政措施,來抑制中國的投資熱潮。8月份中國的對外貿易順差為28億美元,美國、日本和歐洲可能也會因此進一步呼籲人民幣升值。
2.外資銀行在華市場份額下降
北京消息,自從中國大陸於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外國銀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經減少一半。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外資銀行在中國外匯貸款市場的份額從2001年的15%下跌至去年的7.4%;外國銀行在華代表處的數量從2001年的214家下降到2002年的211家。
一位外國銀行家說:”向為期12年的項目融資,利潤不到1%,這類貸款業務對我們完全沒有吸引力。”一些外國銀行家認為,不值得為中國市場付出努力。
3.香港調查17款中秋應景電燈籠不合格
香港消息,今天是中秋節,燈籠和螢光棒這幾天特別暢銷,但是香港海關指出,在香港市面有十款玩具電燈籠和七款螢光棒,不合乎安全標准及識別標記規定。
據中廣新聞网報導,香港政府將向17家供應商,發出書面警告或提出檢控。對於近年流行的會發聲音的電燈籠,香港海關發言人提醒家長,不要讓兒童將電燈籠的發聲部分貼近耳邊,以免損害兒童听覺。
4.中國擬修法避免手機製造商生產過剩
北京消息,為避免已經十分擁擠的手機製造商生產過剩,中國大陸擬修改現行規定,因此可能導致一些大陸國產手機廠退出競爭行列或進行整併,但對諾基亞Nokia、三星電子Samsung等世界大廠的獲利將有所助益。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手機製造業者正密切注意中國大陸產業訊息部門的動態,因為官方可能在未來禁止本國製造商從外國的同行業採購商品,並以自有品牌轉售。
因為這種假製造、真進口的風氣,導致大陸國產業者不得不削價出售多達4個月的存貨,利潤大幅降低。
5.台灣批准兩岸間接貨運包機
台灣消息,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周三表示,將從9月25日起實施海峽兩岸單向、有限度間接貨運包機,為期一年,初期載運貨物以台商進出口貨物為优先。
據台灣媒體報導,近年來大陸空運出口貨量急速成長,尤其是華東地區,航空貨運年成長率高達32%,但是由於大陸航空貨運發展速度較慢,各航空公司貨運機隊及客機貨艙艙位經常不足,不能符合台商零組件運補的時效。為解決科技業者的出貨困境,台灣陸委會特別規劃貨運包機辦法,作為直航推動前的過渡性措施。
6.世貿坎昆大會將談農業問題
墨西哥坎昆消息,世界貿易組織繼續在墨西哥坎昆舉行一連五日的會議。在會談磋商中,農業也許是最困難的一個議題,但代表們對世貿組織是否應該就另外四個范疇展開新的磋商出現了激烈的辯論,這當中包括如何對待外國投資等問題。
據BBC報導,在世貿成員的四大磋商領域中,投資問題可能是分歧最大的一個。這個問題自1996年新加坡會議時就開始討論,可到現在為止,僅僅是”紙上談兵”。
7.東京股市收市下跌近3%
紐約消息,半島電視台播放了拉登的錄像片段,加深了投資者對恐怖襲擊的懮慮,令美國股市大跌,今天日本股市收市亦下跌近3%。
日經平均指數收市報10546點,跌309點,跌幅2.86%。
(希望之聲廣播電臺)(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