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今年四月當SARS正在流行之際,被兩岸三地寄予厚望的何大一博士,率領團隊研發新藥,當他接受記者專訪時提及SARS病毒基因結構如此完美,「是一朵帶刺的玫瑰。」這朵玫瑰,正式拜科技所賜,不斷挑戰顯微鏡放大倍數的成果,這個萬分之一的世界可以重建大眾對於醫學科技的認識,更充滿藝術的想像力。
由法國在台協會主辦,即將在誠品書店展出的「萬分之一的世界」法國醫學藝術攝影展,就是法國國家衛生與醫學研究院近二十一年來的醫學攝影精華。該院在一九九一年成立了影像資料庫,保管了四萬張研究用的影像圖片,一九九九年在巴黎首次公開之後,已經在全球一百多座城市展出,透過顯微鏡,細胞、組織及病毒為攝影主體的影像作品展,得以有機會在世人面前開展。
這些展出的照片內容包括命名為「在地心旅行」的人類卵子,只有零點零一毫米大的卵細胞就像宇宙的中心,被放射狀的液狀物體包圍;名之為「深海」,卻是拍攝神經細胞發展的不同階段,很像大理石的同心圓漸層分布,原來是儲存於血管內膜的脂肪,一切都那麼讓人難以預料。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碩士黃意芝表示,這次的展覽雖然主體是科學的影像,但作品同樣也經過了藝術美學層次上的篩選,目的其實是希望激發人們的好奇心及敏銳度,讓大家感受到科學與藝術交會的美麗傳奇。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