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歧視 中國艾滋患者舉辦婚禮

標籤:

【大紀元8月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韋娓8月5日報導) 一對艾滋病患者最近公開舉辦婚禮,成為艾滋病患者爭取合法權益的先驅。艾滋病問題繼薩斯病之後目前已成為中國衛生系統的注目焦點。艾滋病的防治可從抗擊薩斯病的鬥爭中吸取經驗教訓。中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雖然正在向前邁進,卻還有不少必須解決的問題。

*幫助消除社區歧視*

最近中國全國各家報刊廣為報導了一對受艾滋病毒感染的男女首開先例公開舉行結婚典禮,這顯示艾滋病患者準備挑戰普遍存在的針對他們的社會歧視。醫生和艾滋病防治的活動人士都表示,這對夫婦對新聞界開放他們的婚禮有助於向歧視艾滋病現像作鬥爭,並且促進中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路透社】和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說,現年三十七歲的曹先生和他的新娘王女士上星期五在四川資中縣公民鎮舉辦婚宴,宴請二百多位賓客,其中包括新人的艾滋病病友。這對新婚夫婦顯得很幸福,並表示要共同克服未來的一切困難。中英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辦公室的鄭世凡說,公民鎮是他們項目的試點社區,而這對新人的結合正是社區消除歧視的有力證據。

*艾滋病患者隱瞞病情*

根據《中國日報》星期一的報導,鎮上所有六十七名艾滋病患者都由於在九十年代初去河南非法賣血而受感染。根據中國方面的統計數據, 全國艾滋病患者達一百萬名。但是【路透社】報導說 ,專家認為中國實際上有將近一百五十萬艾滋病患者;而聯合國估計,如果中國政府不採取更有力措施控制艾滋病的話,這一數字到 2010年可能上升到一千萬。

北京地壇醫院的醫生說,目前中國的多數艾滋病患者都隱瞞他們的病情。他認為他們應當向這對新婚夫婦學習,才能得到公眾的理解。然而防治艾滋病的活動人士說,在許多中國城市,艾滋病病毒呈陽性反應的人就失去合法工作的權利,在中國某些地區艾滋病患者還不能結婚。《南華早報》援引了一名活動人士的話說,四川省最近剛取消禁止艾滋病患者結婚的長達八年的規定,這對新婚夫婦才得以結合。

《南華早報》援引了四川疾病防治中心艾滋病部門主任的話說:“艾滋病人應當享有和健康人一樣的基本權利,包括結婚的權利。”但是清華大學的一名社會學專家說:“全國上下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相當普遍,不僅限於結婚這一點,許多人認為他們是不可接觸的。”

*艾滋病防治預算翻一倍*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中國在擺脫了薩斯病的陰影后,目前開始把注意焦點轉向艾滋病。防治艾滋病的活動人士說,有跡象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官員如今意識到不能重蹈覆轍。當初中國官方的否認導致薩斯病爆發,如今決不能給予艾滋病毒同樣的可乘之機。中國的公共醫療體制得到當局前所未有的重視,因為人們意識到正是醫療部門的疏忽促使薩斯病廣泛蔓延的。中國衛生部長吳儀大力呼籲:向艾滋病展開長期鬥爭將是抗擊薩斯病後的下一個工作重點。

衛生部要求把用於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年度預算從目前的一千二百五十萬美元翻一倍。領導中英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的斯圖爾特說:“在中國各地都在開展一些很好小型的項目,但是這種小項目阻擋不了艾滋病的流傳,盡管中國官方近年來承認艾滋病是嚴重問題,尤其在農村地區,但是中國缺少一個全面的艾滋病防治的全國性規劃,小規模的試點項目是不夠的。”斯圖爾特認為,目前有必要擴展那些小項目的範圍,而這就需要上級領導機構的主導。

*中國開始重視國際協作*

此外,中國還缺乏懂得如何治療艾滋病及其相關感染症狀的醫生隊伍,尤其在農村地區。從某種角度看來,中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在取得進展。政府今年在華中七省五十個縣開展的艾滋病防治先行項目中向四千名病人免費提供國內配製的治艾滋病的藥劑。政府也開始在省級和縣級培養醫生。並且向全球抗擊艾滋病、肺結核及瘧疾基金會申請九千八百萬美元的經費用於艾滋病防治項目,還準備把有關項目最終推廣到全國各地。這顯示中國政府開始重視艾滋病防治上的國際協作。

盡管如此,有些艾滋病防治的活動人士卻擔心,中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可能前途有限,首先吳儀只是代理衛生部長,可能還來不及大力推動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就已另有他就了。他們也擔心地方幹部會從薩斯病的防治上錯誤地吸取經驗。他們可能認為強制隔離、旅行禁令等強制性措施既然有利於遏制薩斯病病毒蔓延,所以也適用於一切疾病,包括艾滋病。

相關新聞
哪些食品可防艾滋病
布什出訪非洲了解艾滋病危機
非洲:美國關注的下一個焦點?(1)
布什在南非承諾解決利比里亞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