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凌莉台北報導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這幾年嘗試不同編舞者的作品,試圖為傳統芭蕾形式尋找另一發展空間。團長徐進豐的創作向來從生活中找尋編舞素材,這次他自鄰家養的鸚鵡得到創作靈感,編出一整場芭蕾舞劇《鳥籠》,描述三姊妹相依為命的故事。
過去徐進豐曾為首督芭蕾舞團編作《高山印象》,舞者穿著硬鞋跳原住民舞蹈。雖然舞台上不少動作仍看得見芭蕾語彙;但 是舞者的重心則跳脫古典芭蕾的限制。他的新作《鳥籠》也在生活中取材,舞台上 除了主角三姊妹外,還有鳥及貓等意象角色。
徐進豐的編舞靈感來自家裡收養的黑白相間雜種貓素素,以及鄰家養的鸚鵡和它的鳥籠。他說,素素喜歡到樹上捉麻雀回來與家中另外十一隻貓玩。
隔壁三樓張太太養了一隻叫阿鸚的鸚鵡,素素每次從窗口經過,阿鸚總是聒聒大叫,驚怕的往鳥籠內竄。它越是反應激烈,素素更不願離去。張太太已來抗議多次,他也束手無策。
不過,他對鳥籠的聯想轉移到新作,舞劇《鳥籠》是藉由三姊妹對父親在家中造一個大鳥籠關住母親的家暴印象,來塑造三姐妹各自對生活不同的處理態度。
《鳥籠》除了舞蹈語彙外,也著重舞台上的戲劇效果。服裝造型配合情節,以紅色與銳角方塊系列形塑出三姊妹親情的衝突與矛盾,而化妝舞會則運用黑白對比來表現一場嘉年華的感覺。八月八日及九日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