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怡文╱台北報導
網路上常有手機玩家討論,大部分韓系手機左看右瞧都是同一個樣,除了外型不同外,內含的功能沒什麼太大的差異性,而且中文化介面常會遺留對岸的習慣用語,例如功能表寫成「菜單」、桌布變成「牆紙」,看起來真是怪怪的!
針對此點,廠商表示目前主流韓機的規格是65,000色螢幕及40和弦鈴聲,其餘如內建相機、MMS及Java等功能,下半年陸續推出的新機就可看到。由於韓國當地電信是CDMA系統,將CDMA手機改成GSM手機之後的銷售主力仍是中國市場,所以多半是先把介面轉換成簡體中文,再翻譯成繁體中文,才會偶而出現對岸用語的狀況。
由於市面上的韓機品牌相當多,以往也曾出現過「打帶跑」的貿易代理商,低價「倒貨」之後,消費者就找不到順暢的維修管道,為了避免自己成為「維修孤兒」,建議選擇貼有電信總局審驗合格標籤的手機,並由大型通路商如神腦、震旦、全虹、聯強等販售,因為手機有1至3年不等的保固期,若出了問題至少可送回經銷點維修。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