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油源專題報導上》油源政治 俄日中爭強

標籤:

【大紀元8月23日訊】

編譯陳泓達╱特譯

 據「遠東經濟評論」報導,為確保支撐未來經濟發展的能源不虞匱乏,中國正積極向俄羅斯和中亞國家採購能源,但由於日本也試圖開發中東以外的油源,東亞地區的油源因而成為一個經濟和政治問題。對北京而言,外覓油源非僅止於持續推動經濟高速成長,還涉及中國在中亞地區制衡美國勢力擴張的戰略利益。

 日本長久以來極度仰賴石油進口,中國對外尋求新的能源卻是經濟成長的外部成本。一九九○年代中期前,中國所需能源尚可自給自足,此後因為經濟蓬勃發展、國內油產停滯,對進口能源的需求呈現高速增長。

 去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英國石油公司」針對全球能源需求提出的年度統計報告顯示,中國單日石油需求量已增至五百三十六萬桶,成長率五‧八%。另據「國際能源總署」估計,中國石油進口比率去年已達三十四%,並可望於二○三○年增至八十%以上,亦即每日用油近一千萬桶,相當於美國在二○○○年的輸入淨值。

 中國石油進口主要透過海路運送,由中東經印尼群島輸入。官方貿易數據顯示,二○○一年經此路線輸入的比率佔進口總量六十%。除了中東情勢動盪可能影響正常供油的風險外,一旦美中發生衝突,中國亦無足夠資源防範美國海軍可能實施的經濟封鎖。

 因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Sinopec)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等大型國企均競相就近爭取其他油源,包括俄羅斯、中亞和印尼等,並積極投資開發海外油源,提升對油源控制權。儘管是項努力最近已經獲得兩項重大進展,有助於中國落實其能源安全戰略,但中國開發新油源的政策也面對其他國家的競爭,如極度仰賴能源進口的日本。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五月底訪問俄羅斯期間,CNPC總經理馬富才和俄國民營石油巨擘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董事長霍多爾科夫斯基在莫斯科簽訂一項「關於﹃中俄原油管道原油長期購銷合同﹄基本原則和共識的總協議」,雙方同意建立二十五年合作關係,中國將自西伯利亞東部取得價值一千五百億美元的原油。

 若無意外,西伯利亞原油將自二○○五年起經由瀕臨貝加爾湖的安加爾斯克,流入黑龍江省大慶油田。中國駐俄大使張德廣最近接受伊塔︱塔斯社訪問時表示,中方將投資協助俄方興建這條「安大線」輸油方案。

 但除油管產權和資金等棘手問題外,日本也積極向俄推銷另外一項「遠東方案」,即同樣以安加爾斯克為起點,構築一條直通瀕日本海港市納霍德卡的油管。

 遠東方案油管長達四千公里,估計俄國將須耗費五十億美元,而安大線則為二千四百公里,且有八百公里位於中國境內,但日方提出金額達數十億美元的利誘條件,遊說俄國選擇遠東方案。對俄方而言,同時開闢兩條管線的成本過於昂貴,西伯利亞油源也不足以雨露均霑。

 此外,中方希望投資一百億美元沿安大線闢建一條天然氣管,向南延伸至北京和大連,並跨海輸至南韓,但是項計畫須待安大線定案動工方有定論,對北京而言無疑形成另一股壓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卡尼贏得黨內選舉 將成為加拿大新總理
格陵蘭議會選舉將至 美中俄北極角力成焦點
敘利亞致命血腥衝突逾千人死 美國譴責
親俄博主:俄通過天然氣管道突襲庫爾斯克烏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