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9日訊】解读更年期
更年期:人生四季中的“金秋”
一说到更年期,大家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是和绝经期划等号———绝经了,就算是进入了更年期。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们通常说的“更年期”,它的科学说法是“围绝经期”,也就是从月经完全停止前数月开始,到绝经后若干年(个别人长达10年)。它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向退、萎缩变更的一段时期。我国女性平均51岁绝经,所以说,到了四十岁后期,有不少女性就迈入了更年期。
据统计,我们上海妇女的平均寿命是78.2 岁,让我们看看这个78岁的“她”一生经历的几个阶段吧:
儿童期: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直到12岁左右。天真烂漫,健康成长。
青春期:月经初潮,标志着“她”进入了青春期。乳房开始发育,性别特征渐渐凸显,生殖器官也开始成熟了。18岁,“她”出落成一个大姑娘,进入了性成熟期,结婚生子,繁衍后代,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30年左右。
更年期:卵巢分泌的激素逐渐减少,生殖器官衰退、萎缩,就进入了我们今天要说的更年期。
风烛残年:60岁以后,肌体老化,开始进入风烛残年。
如果要用一年四季来比喻人生,更年期就是金色的秋季。但是,秋天又是“多事之秋”,秋风秋雨愁煞人啊。不过,只要适当调节,正确面对,黄金般的第二次人生就会向你展开。
啥叫“老更”
女性更年期,我们常说是“老更”。那么,“老更”到底是啥?
大致说来,由于卵巢萎缩、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结果导致了心血管功能异常、骨质代谢异常。同时,还引起了一系列心理状态的变化,人常常烦躁、焦虑、忧郁、失眠。此外,还出现了潮热、畏寒、心悸、胸闷等血管舒缩失调和心血管症状。以上这些,统称为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是一种生理的自然变化,但更是由此引起的心理的一系列波动:
感觉过敏 这些人常常过分敏感,把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不愉快事件都拉到自己头上,听见风就是雨。听说同龄妇女生癌死亡,马上会想到自己会不会也生癌。孩子放学后晚归,会担心路上是否发生车祸。丈夫晚归,猜想是否有第三者。总之,这些没有根据的联想,都是灰色的,让人不愉快、懊丧、伤心。
特别关注流言蜚语 在一些单位里,总有一些人喜欢传播小道消息,或是流言蜚语。某些更年期妇女就是这些传播的积极参与者。这常常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对更年期妇女来说,又是一种恶性刺激,因此,这些妇女也是流言蜚语的受害者。
行为动作联系 就是把别人的某些行为和动作盲目地联系起来。有时别人在议论某件事,她走过时,正好停止了议论。尽管这些人议论之事与她无关,这位妇女也会敏感地把它联系成“他们在背后议论、讥笑我”,情绪立即会激奋起来。
盲目怀疑 尤其对一些涉及本身利益的事情,总是无端地盲目怀疑。比如晋级、加薪、分房中,领导有一些决定没有满足本人愿望时,有的就马上对他恨之入骨,甚至找机会泄愤。有的把目标转向同一部门的人,猜想“是否在背后打过小报告,搅掉了我的好事”,一旦认定,愤恨之心就会急剧上升。
高知、高职妇女易患“老更”
这里要说的是,年轻时情绪稳定的妇女,到更年期精神状态亦较稳定,不大会患上更年期综合症。而年轻时就神经过敏、精神脆弱者,比较容易发生精神症状。此外,知识层次越高、职位越高,就越容易患上更年期综合症。原因很简单———她们的“发散性思维”更丰富:绝经了还算不算女人?家庭是不是还需要我?我对社会还有没有用……因此,出现障碍及情绪症状较明显,持续时间亦较长。相反,农村妇女多数很容易度过更年期。
“老更”类型
兴奋型 这类更年期妇女主要表现为心情烦躁、容易激怒,心急,多言多语,整天不得安宁。有的病人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左耳朵是一群蜜蜂在嗡嗡叫,右耳朵好像听到一列火车轰隆隆开过来,心跳加快,坐立不安,唠唠叨叨,一说就停不下来。”还有的病人对我说:“蚂蚁爬到我手臂上了,痒得要命。”仔细查看,根本没什么蚂蚁。
这些妇女,内心有失落感,日常生活中有点疑神疑鬼,表现得比较“作”。有位阿婆和小孙子一起看电视,孙子要看动画片,老太要看电视剧,两个人争了几句,这位阿婆竟然哭了起来:“奶奶这么疼你,连你也欺负奶奶了。”还有的妇女整天怀疑丈夫有外遇,丈夫一出去,就跟在后面。
忧郁型 同样有失落感、恐惧感,有的人表现在外,有的人却郁闷在内。她们整天坐在角落里,不说话,不和别人交往,神情恍惚,心情沮丧,个人形象也不注意了,人变得像“黄脸婆”一样。忧郁型更年期综合症严重的还有自杀倾向,前几年就有一位护校的老师因患更年期综合症忧郁型而从天桥上跳下,结束了自己51岁的生命。
要特别交代的是,这种忧郁型更年期综合症和典型的忧郁症是有区别的。我曾遇到一位高校女教师,夜里失眠,自己觉得有忧郁症,连吃了一二年的精神类药物,都不见效,仍然心情郁闷,甚至发展到扔墨水瓶、撕学生的论文。后来我诊断为忧郁型更年期综合症,停吃药物,适当补充激素,进行心理疏导,现在容光焕发,工作也很顺利。因此,如果更年期妇女有出现忧郁的倾向,应该首先判断是不是更年期综合症,不要贸然地认为是忧郁症。
安度“老更”
80%妇女能安然度过更年期
在更年期,大约80%的妇女都会被一系列或重或轻的症状所困扰,有10%的妇女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低雌激素症状,需要补充性激素来替代。
更年期是人生的必然一站,宛如列车的一次转弯,发生点颠簸,暂时失去平衡是不足为怪的,没有必要害怕更年期出现的种种变化。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只要积极调节心理和生理,大约有70%—80%的妇女都可以依靠自己和家庭的力量安然度过更年期。
学会重新安排生活 现在不少单位都规定,女性50岁、55岁“一刀切”。不少妇女原来忙得团团转,现在一退下来,就空得不得了,手足无措。我劝这些人一方面要“服老”,年龄到了,就该把位子让给年轻人。思想上不要钻牛角尖———这时候,“退”就是“进”嘛。同时,要给自己重新安排生活,找到新的人生轨道。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退休第一天,在家大扫除,兴致高昂。第二天,整理东西,手脚麻利。到第三天一早爬起来,发现家里该擦的都擦了,该洗的都洗了,总不见得把家具再挪个地方吧?她立刻觉得没事干了,一天下来憋闷得要死。于是,她马上积极调节,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到老年大学报名学外语、书法,平时和小孙子开开口语,外出散步,早上晚上伺弄花花草草,到了周末则出去跳跳舞,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学会“凡事往好处想”
人到中期,不少妇女事业有一定成就,肩负重任,心理压力比较大。同时,成天忙于工作和家务,夫妻之间较少在感情上沟通,在性爱和情爱方面不如年轻时那样热烈,夫妻感情容易恶化,因此情绪不佳,波动较大。
到这个时候,我劝大家多想想,人在一生中,总有酸甜苦辣,因此不要老是想一些委屈伤心的事情,而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适当的“阿Q”一下。要记住,人在世界上,是钱财来为你服务,不是你围着票子、位子在转,不要想不通。与爱人、孩子、上司、同事产生矛盾了,不要烦躁,而要互相理解,多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微笑对待一切,才能延年益寿。
要知道,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和协调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充分发挥身体潜能,使人精神饱满、食欲增强、睡眠安稳、生活充满活力。这对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健康、适应更年期的变化大有益处。
坚持适度的性生活 在更年期,不少妇女非常消极悲观,认为女人丧失了生育能力也就丧失了性功能,因此对性生活十分冷漠,有的从此拒绝性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分泌的润滑液减少,以致阴道壁干燥,性生活时会引起疼痛,导致了客观上性生活次数减少或厌恶性生活。性生活次数减少,使阴道缺乏对性刺激的反应而更加干燥。如此一来,心理和生理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了性功能障碍。
其实,妇女月经停止,只能表示她的生殖功能停止了,性功能减退了。实际上,性功能减退了,但仍会有正常的性反射。美国的一项调查就发现,大部分人的性生活可持续到70岁。60岁以上妇女有四分之三仍和丈夫过性生活,平均每月一次。因此,更年期妇女可以坚持适度的性生活,性生活的时间和频度根据双方的体质和习惯,一般两周一次。性交的体位可根据身体状况来选择,可采用女上位、侧位、床边位等,注意要在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
饮食一定要清淡 人的年纪增大,低密度脂蛋白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逐渐降低。前者容易沉淀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而后者却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可以把血管里附着的垃圾清洗干净。因此,年纪大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大家饮食一定要清淡。少吃荤的、油的东西,多吃蔬菜。
对于更年期有头昏、失眠、情绪不稳定等症状的人,要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小米、麦片)、豆类和瘦肉、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有镇静安眠功效。绿叶菜、水果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这些食品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消化都有一定的作用。此外,要少吃盐,避免吃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浓茶、胡椒等。
身体发胖、胆固醇高的更年期妇女,更应选择含优质蛋白质和胆固醇低的食物,如瘦肉、鸭肉、鱼类。此外,豆类及豆制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大豆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另外大豆中的亚麻酸和亚油酸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枣、核桃、荔枝、桂圆等水果,也有利于中老年妇女的补气养血。
进行适度体育锻炼 在这里向您推荐几种中老年妇女活动项目。
一是跳绳。人在跳动时,全身都进行活动,大脑也须充分不停地运动,手握绳头不断地旋转会刺激拇指的穴位对大脑发生作用,进而更增加脑细胞的活力,以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
二是长跑,长跑能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物质,儿茶酚胺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提高人对刺激的敏感性,使人精神愉快,自我感觉良好,食欲增加。因为患精神抑郁的更年期妇女,儿茶酚胺的分泌量很低,所以建议这部分人用长跑来直接治疗精神抑郁。在控制神经衰弱方面,跑步比药物更为优越。
三是跳舞。既有情趣,又可以扩大老年人的社交圈。但要注意量力而行,跳舞场地要光线好,地面平,避免摔跤。
中老年妇女运动的注意事项有,运动前应先做准备活动,可以防止突然剧烈活动造成的心慌、气促、晕倒等现象。运动后,应进行整理活动,使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以有利于全身脏器的调整,也可预防对身体不利的因素发生。
【特别提醒】
提醒一:激素治疗需要医生指导
肌体缺乏性激素严重时,需要外援性地给予具有性激素活性的药物。但如果为了保持青春,性激素补充过量,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致癌。我遇到的一些病人,就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
因此,在激素治疗上一定要去找专业医生,看看你是不是适合使用性激素,然后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开出个性化治疗方案。比方说,肝脏不好的妇女可以使用药贴,让激素不通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
现在很多保健品都含有激素,但具体的含量却不清楚,不能滥用保健品。
提醒二:月经不清小心妇科肿瘤
绝经前,月经周期越来越长,量渐渐减少,直到完全停止。但是有15%的妇女月经不清,量反而增多。有不少人认为,这是更年期的正常现象。但其实这很有可能是子宫肌瘤等生殖道肿瘤的临床症状之一。因此,如果发现月经不清的现象,不要无所谓,而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
提醒三:尿频不一定是细菌感染
一般妇女膀胱容量是200 -250 ML ,年老后膀胱容量减少,大约为100 ML 。因此出现了尿频和夜尿现象,有的妇女就怀疑感染了细菌,得了老年性阴道炎,于是去看泌尿科,服用抗生素。其实这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慌。
【更年期自测】
女性更年期的先兆或早期症状比较明显,可通过下述指标预测更年期。
通过家族遗传进行预测 由于进入更年期的年龄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所以,祖母、母亲、同胞姐姐出现更年期的年龄可以作为孙女、女儿、妹妹进入更年期年龄的预测指标。但此指标并不是绝对的,易受后天生活条件、环境、气候、社会因素、药物、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使更年期提前或推迟。
从初潮年龄预测 多数人观察确认,月经初潮年龄与更年期年龄是负相关,即初潮年龄愈早,更年期(绝经)年龄愈晚;相反,初潮年龄愈晚,更年期年龄则愈早。
从月经紊乱预测 月经紊乱为最终绝经前的月经表现形式。月经改变的表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月经间隔时间长,行经时间短,经量减少,然后慢慢停经;二是月经不规则,有人行经时间长,经量多,甚至表现为阴道大出血;也有人表现为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直至停经;三是突然停经。绝经是进入更年期的重要指标之一。
【更年期先兆】
妇女进入更年期之前一般都有某些症状。如患者感到胸部、颈部及脸部突然有一阵热浪向上扩展的感觉,同时上述部位的皮肤发红,并往往伴有出汗。又如平时月经较准,经前也无特殊不适,而突然在某次月经前发生乳房胀痛、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头痛、腹胀、肢体浮肿等经前期紧张症候群;另外,出现烦躁、焦虑、多疑等情绪精神方面的改变,也是步入更年期的先兆。@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