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8日訊】據長沙晚報7月7日報道,前不久長沙市一大飯店副總因長期看不慣飯店某些不規範的管理和宰客伎倆而辭職。爲了揭露餐飲業損害消費者的行爲,他向記者道出了餐飲業內部一些鮮爲人知的宰客內幕。
在一些大飯店就餐,客人一般不會帶走酒瓶剩下的少量餘酒。當客人離開後,服務員會把客人沒有喝完的瓶中殘酒收集起來,上交飯店倉庫保管員歸類。累積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找來對應品牌的空酒瓶,用注射器注射到空酒瓶中。一般一個月下來,各種“二次包裝的名酒”合計大約都有10瓶左右。這些“假酒”由服務員在客人酒過三巡連呼“上酒”時粉墨登場。
飯店的每個包間按規定都是定崗全程服務。三五個人吃飯總會要喝一些飲料,而服務員每次給客人倒飲料,一般都不會見底,尤其是紙質盒裝飲料,盒中殘留更嚴重。記者與友人在一家裝潢十分考究的飯店就餐後,印證了這個“奧秘”。8人用餐點了12盒酸奶,結帳時記者要求服務員拿來所有酸奶盒。誰知,倒空的12盒酸奶盒中均有“殘留”。把“殘留”的酸奶往其中一盒中“倒殘”,結果倒出了整整兩盒多的酸奶。據介紹,現在酒水、飲料銷售都有提成,服務員出售上面所說的酸奶,據說每盒能在銷售商那裏拿到0.5元提成。
結帳時,服務員一般只出示菜肴、海鮮、酒水三類的總價,客人常常也不多看。因此有些飯店瞄準了消費較高的客人,許多家常菜的單價往往都比菜譜上貴一二元錢。客人們就是核對菜價,一般也不會拿帳單和菜譜核對。如真有客人較真,大堂經理便會親臨餐桌,嚴厲指責服務員怎麽把“特價菜”按原價算賬,然後不停地向客人說對不起,再叫服務員送上個果盤賠不是,客人的怨氣也就“煙消雲散”。(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