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6日訊】■喜劇《舉起手來》開机 爬古長城劇組集體減肥
馮小宁把他的首部喜劇《舉起手來》的開机儀式選在了今年的夏至,而且這頭一天的戲又全都安排在了古長城上。或許是因為經過“SARS”的“療養期”,人們變得懶惰起來,無論演員還是劇組人員,乃至記者身上的“一身橫肉”,都嚴重影響了登山速度,面對這高百米、仰角70度有余的斷壁殘垣,所有人都要上上下下好几趟,松滑的碎石不時從空中滑落,包括郭達、潘長江以及記者都曾不幸“中彈”。女主角劉薇,中午特意花了20多分鐘下山,就為了吃半片炸饅頭,下午又吭哧吭哧爬了上去。全劇組的人都說:“就當是減肥了。”
■馮小宁光著板儿脊接受采訪
據中華网報道﹐早在開机頭一天,記者就与馮小宁約好了在北影厂采訪。記者比他先到一會儿,結果看到了如下場面:一位滿身大汗的膀儿爺在記者的目光中由遠及近,直到對方開口,記者才認出來,原來是馮小宁。他當時正在忙著帶領工作人員搬運各种攝影器材。他見面就半開玩笑地說:“怎么?沒認出來?你是不是以為導演就該穿西服、開大奔?”記者雖說向來不以貌取人,但采訪一個光著板儿脊的文化名人還真是頭一回。
馮小宁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在昨天開机首日,也同樣盡現無遺,不過記者卻也親眼目睹了他的嚴謹与嚴厲。對工作人員的失誤,他絕不容情,一臉的嚴肅,但這并沒有影響他拍攝一部喜劇。他認為自己的這部喜劇一不是香港無厘頭式的喜劇,二不是馮小剛那种詼諧性很強的喜劇,他要拍的“是部標准的傳統意義上的喜劇”。
而同樣是戰爭類喜劇片,馮小宁認為:“《好兵帥克》与《虎口脫險》又分屬不同類型,前者是直接諷刺戰爭,后者則是把戰爭作為一個大的后幕,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講述一個喜劇故事。”
盡管馮小宁拒絕將《舉起手來》進行歸類,但受他之邀出演鬼子的潘長江則肯定地說:“馮小宁的這個喜劇絕不會在拍攝技巧上下功夫。”而片中男主角,演一位中國農民的郭達,也告訴記者:“這個片子不需要我們表演得像演小品那樣很夸張,它的幽默完全來自故事本身。”
話雖如此說,但以記者昨天在劇組跟了大半天的“經歷”來看,除了郭達那喜劇感很強的語調,以及潘長江滑稽的肢體表演,記者始終摸不到馮小宁式喜劇的“脈門”,潘長江對此笑了笑:“關鍵是那些情節間的一個個扣特別有意思,你一天肯定看不出來,至于具體內容,我就不能說了,說了就沒勁了。”
■潘長江全片只有一句台詞
昨天是開机日,馮小宁卻拍了片尾的一幕:一身污垢的“日本鬼子”潘長江,晃著個羅圈腿,被褪下的褲子絆得踉踉蹌蹌,一聲“舉起手來”,嚇得他呆若木雞,面對著綿延在青山上的万里長城,高高地孤零零地舉起了雙手……有意思的是潘長江的褲子,好好的一條褲子,馮小宁親自操刀,將其一分為二,原本是想弄成被亂石樹枝划成了的一條短褲,不想,馮小宁圍著潘長江的周身,一剪子下去———“刺啦”———成超短裙了。從此,潘長江的上山下山更為不便,因為他要用兩只手提著并沒有完全脫去的下半截褲子,以此護得周全。
記者在潘長江拍戲間隙采訪了他,還是希望他能透露一些喜劇細節,結果他鐵嘴鋼牙只招了一條:“我演的這個日本兵在整個片子里就一句台詞,反反复复30來遍。”至于到底是什么詞?潘長江非要賣官司———打死也不說,不過,他告訴記者:“這句台詞是在追花姑娘時候說的。”
据悉,《舉起手來》劇組三日后將移師太行山,預計需兩個月完成所有拍攝。(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