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港澳遊暴露港府宿命

標籤:

【大紀元7月31日訊】亞洲時報林綺慧7月30日撰文/中國內地居民可以辦理個人港澳遊,對香港經濟發展是大好事。但這樁大好事的運作過程中,卻暴露了香港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溝通不足,未能及時掌握必需的資訊;好事可以生出壞事,似乎已成為香港特區政府的宿命。

香港衛生當局月前在廣東爆發非典型肺炎時,未能掌握充足資訊,以致未能防範疫症傳入而在香港爆發,引致人命和經濟損失。被香港商界視為可望帶來巨大經濟收益的內地居民個人港澳遊措施,可能會因為香港政府與內地溝通不足,而大打折扣。

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羅娟周一公開透露,公安部己發出通知,表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珠海居民也將於今年9月1日開始可申請個人港澳遊。但香港入境事務處周三回覆亞洲時在線記者查詢時,只說得出中央政府決定將北京和上海加入個人遊的試點城市,並無透露確切實施日期;對廣州、深圳和珠海居民亦將可申請個人港澳遊通行證,更隻字不提。由此可見香港政府掌握有關事情的資訊,比起內地已公開的要慢幾拍。

對於廣東省佛山、東莞、中山和江門四市每日可辦理簽證數目,香港入境處與廣東省部門估計的亦有相當大出入。入境處回覆本報查詢指,四個城市每日分別可處理2,000個申請,即每日共辦理8,000個簽證。

但根據《南方都市報》引述內地政府有關部門統計,廣東四個城市在正常情況下,每日共可為20,000個居民辦理個人港澳遊證件,而隨著辦理手續陸續簡化,每日辦理證件的數目還會增加。廣東部門的數字,比香港入境處估計的多一倍半,這對入境處預計出入境人數,和如何作出應變有重要影響,再一次證明香港政府與廣東部門溝通嚴重不足。

為了應付因個人港澳遊而增加的人潮,香港入境處亦有一系列措施應付。自28日個人港澳遊實施當日開始,入境處已調派25人到邊境管制站,和靈活調配一隊30人 “邊境應變組” 到各口岸應付大批旅客過境,處方亦會暫時取消員工休假。

另外,入境處也在羅湖管制站新增6套 “迅捷檢系統” 來應付持有港澳通行證的入境內地旅客。輪候過關的旅客只要先行利用閱讀機,將護照上的個人資料輸入至電腦,讓櫃台職員加快辦理入境程序的手續,入境處聲稱可將過境驗證時間由每人2分鐘縮短為1分鐘。

入境處又表示,為了舒緩港粵兩地陸路邊境管制站擠迫的情況,將會在深圳興建一個過境管制站,接連香港元朗和深圳蛇口,預計可於2005至06年啟用。另外,在2006至07年設立一個連接落馬州與皇崗的新邊境管制站。以上計劃相信可舒緩現時邊境管制站擠迫情況,但這些計劃都是在個人港澳遊措施之前的規劃,並未能完全舒緩個人港澳遊為邊境管制站,所增加的旅客人潮。

入境處的措施是否足夠應付因個人港澳遊而增加的人潮,相信最快要待本周五才知道,因為入境處估計大部份旅客會在周五至周日入境。不過對出入邊境最大的挑戰可能是10月的 “十一的黃金周” ,因為預計除現時的廣東省4市外每天可能總數高達2萬外,廣州、珠海、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居民,都能以個人身份申請來港,其數目只會更高。若入境處仍如現時般未能掌握充分資訊,錯誤預估,將難保不會重現去年 “五一黃金周” 內地遊客要長時間等候過關,嚴重打擊香港旅遊業形象的情況。(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門在各口岸增加量體溫設施以應付廣東遊客
首批三十二個廣東旅行團抵香港
中國規定外商旅行社不能經營出國旅遊
禁止中港澳遊說 竟未設罰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