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文素綜合外電報導/對陳錫添這個名字﹐相信中國大陸新聞界人士都不陌生。他曾以發表在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區報」的一篇題為「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的長篇通訊﹐一舉成名。11年後﹐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回憶當時的難忘經歷時﹐陳錫添坦言,那時候鄧小平有一段話,悔于思想不夠解放,并沒有寫進去:「年紀大了,要自覺下來,否則容易犯錯誤。像我這樣年紀老了,記憶力差,講話又口吃,所以我們這些老人應該下來,全心全意扶持年輕人上去。」「不要搞政治,不要搞形式主義,領導頭腦要清楚,不要影響工作。」現在想來﹐仍然不失警示中共最高層的作用。
這篇引起巨大反響、被認為是間接推進大陸改革開放的文章,最終得以發表﹐頗具戲劇性。不僅如此﹐陳錫添日前還對「南方周末」披露了當時深圳市委某些領導﹐昧良心撒謊﹐使新聞報導嚴重失實的事件。
*「東」文有遺憾之筆
陳錫添﹐廣東新會人,1941年生。1966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92年鄧小平南巡時﹐陳錫添已是「深圳特區報」副總編輯﹐在當地頗有文名。
陳錫添回憶說,1992年1月18日下班前,他接到市委的通知﹐鄧小平19日上午9點到深圳,要他和深圳市領導到火車站迎接,并采訪鄧此行活動。同時他還被告知,他是深圳市媒體此次采訪的唯一一位文字記者。
鄧小平于1月23日結束對深圳的視察﹐但「東方風來滿眼春」的發表卻是在兩個月之後﹐原因何在呢﹖據南方週末的報導﹐雖然鄧小平到深圳後自己提出「三不」:不題詞、不接見、不報導﹐但陳錫添心里覺得,這個稿子如果不發出去,一輩子遺憾。所以在認真採訪之後﹐陳錫添一直在琢磨寫作和發表的時机。兩個月之後借寫作電視紀錄片「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解說詞﹐陳錫添才完成了這篇通訊﹐在3月26日冒險發表﹐因為曾有中央領導在文章見報後評論深圳市領導「膽子好大」。
但陳錫添坦言自己膽子還是不夠大﹐時隔11年﹐讓他最遺憾的是沒有把鄧小平幾段很重要的談話寫上去。「不敢寫,說明當時我的思想不夠解放。」陳錫添這樣評价自己。
他還說﹐「不要搞政治運動,不要搞形式主義,領導頭腦要清醒,不要影響工作。」這四句是鄧小平原話,听起來很散,但連貫性是很強的—不要搞政治運動,不要搞形式主義,說明你的政治運動就是形式主義;領導頭腦要清醒,說明你搞政治運動的領導的頭腦不清醒;不要影響工作,說明你搞政治運動、形式主義是領導頭腦不清醒,就是在影響工作,所以不要搞政治運動。
另外,鄧小平還說:「年紀大了,要自覺下來,否則容易犯錯誤。像我這樣年紀老了,記憶力差,講話又口吃,所以我們這些老人應該下來,全心全意扶持年輕人上去。」這一段也未能見報。11年後的今天﹐對中國共高層的現狀仍有相當的現實意義。
*「東」文以外的故事﹕市委領導昧良心扯謊
陳錫添在總結自己的「不唯上﹐只唯實」的新聞報導原則時﹐回顧了自己親身經歷的兩件事﹐披露出有關深圳歷史上重要事件的鮮為人知的報導經過。
第一件事是1992年8月深圳在股份制改革中經歷的一次重大挫折。
由于缺乏經驗,也無先例可循,深圳市決定以發售認購抽簽表的形式發行新股,發放抽簽表1000万張,每張100元,搖號抽簽,中簽率為10%,即每買10張,必有1張中簽。消息傳開后,成千上万內地人赶到深圳。預定8月10日出售抽簽表,但從8日晚開始,股民們就在全市300個發售點前排起了長龍,總人數有120多万人。怕人插隊,怎么辦呢?互相抱住。
8月10日上午開始賣表,由于管理不善,現場秩序混亂不堪。兩個多小時過后,多數网點就亮出表已售完的牌子,原因是很多抽簽表被人「走后門」拿走了,排了几十個小時隊卻買不到表的股民們不愿离去,場面十分混亂。當天晚上,一些人乘机聚眾上街,阻塞深南中路,造成交通中斷,還燒毀了兩輛汽車、四輛摩托車,推翻四輛汽車,多名值勤干警被打傷。
陳錫添回憶說﹐自己當時正值夜班,聽回來的記者說﹐太混亂了,慘不忍睹。但報道只寫道﹐一些网點人多擁擠,秩序較為混亂,沒有發生重傷和死亡事故,沒有去描繪現場如何混亂。
市里的一位領導看過稿子之后,又在上面加了一句話:發售工作體現了「公正、安全、高效」原則﹐并指示發通稿。根本就是昧著良心扯謊。
編輯部裡雖然對這句与事實大相徑庭的話議論紛紛﹐最后,還是將嚴重失實的報導照發了。
第二天見報后,報社接到100多個電話,責罵特區報是「特吹報」、「閉著眼睛說瞎話」,這种罵聲持續了很多天。「深圳特區報」的聲譽因此受到損害。
另一件令陳錫添難忘的事是一次對深圳大火災的報道。
1993年8月5日中午,深圳清水河倉儲區的安貿危險品儲運公司堆放危險品的倉庫發生強烈爆炸,死傷逾百人﹐市公安局兩名副局長在搶救現場犧牲。但發新聞稿時,市里指示,不登傷亡情況,不登兩名副局長犧牲。只登發生爆炸、市里正組織全力滅火。
編輯部負責人看了按指示寫的報道生气地說,這叫什麼新聞?通篇報道不提傷亡情況,這樣發出去不被人罵死才怪。總編輯拿起電話,打給一位主管領導,說明報社的意圖,一定要如實報道傷亡情況。但電話中的回答是﹐按市委意見辦吧,不要考慮新聞規律。
南方週末的報導說﹐陳錫添很激動,甚至有點失態。當時他還是副總編,便對總編輯請示,今天一定要按真實的情況寫,明天准備被撤職。
後來幾經週折,陳錫添跟總編輯穿過層層封鎖直奔救火現場,經現場指揮滅火的省委副書記黃華華同意,傷亡情況才得以如實報導。(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