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電)北京中國經營報報導,目前在中國大陸開戶買賣股票的台商至少達一萬人。台商一般從台灣以各種名義匯出美元,通過香港、美國等地進行中轉,然後進入上海B股或A股市場,但真正賺錢的不多,在大陸投資股市風險不小。
報導引述一名上海台商指出,大陸華南及上海台商炒股有差別,華南炒股的台商許多是當地台商,大多從事製鞋、服裝等技術含量低的行業,進入大陸較早,有一定積蓄,因此炒股較多,但在上海做實業的台商很少炒股,目前上海炒股的台商多是從台灣過來的職業操盤手。
他說,台商炒股符合大陸法令,開戶沒有問題,常見的做法是借大陸身份證開戶,大陸證券營業部默許台商炒A股,有的營業部還主動提供身份證辦理賬戶。
這名上海台商透露,台商一般是從台灣以各種名義匯出美元,通過香港、美國等地中轉,然後進入上海B股或A股市場,雖然多花費點時間,但比較順利。還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找一家在大陸和台灣都有機構的銀行,在大陸需要美元或人民幣時,按照現行匯率在台灣存入等額新台幣,如果想退出大陸股市,則進行相反操作。
報導說,一九九六年,台灣作手開始進入大陸股市運作,但並不成功。二○○○年,約有二十億至三十億美元資金進入大陸股市。二○○一年大陸開放B股後,炒股台商大賺一筆,隨後紛紛退出,轉投入正在上揚的台灣股市。不過報導引述一名業內專家指出,能在大陸股市賺到錢的台商還是少數,兩岸股市雖然相似,但仍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大陸股市避險工具很少,台商在大陸投資股市風險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