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一福布斯富豪被指控 港交所全面調查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訊】據北京青年報消息,一紙舉報信揭露香港上市的中國稀土控股有限公司業績涉嫌造假至少3個億!一個新的“問題富豪”浮出水面!

面對香港聯交所的緊急查訊,中國稀土和董事長蔣泉龍站到了風口浪尖。蔣泉龍,一位念過四年半書的耐火材料厂工人,2001年以身价11.9億元成為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39位的富豪。中國稀土公司,一個3000元起家、出身偏僻鄉鎮的小作坊,1999年搖身成為香港首家“中國概念+民營龍頭”的股市明星。

帶著种种傳聞和疑惑,記者奔赴江蘇省宜興市,去拜訪這家神秘色彩頗濃的中國稀土。

事件 稀土富豪夫婦出走海外?

“蔣泉龍夫婦已經去澳大利亞了!”一位當地知情的同行電話告知記者。

据報道,蔣泉龍剛剛在几天前還對媒體稱:“中國稀土業績是沒有問題的,我什么風浪沒見過,別想整垮我。”

帶著疑慮,記者從無錫輾轉顛簸近兩個小時,來到了宜興市偏僻小鎮大浦洋,這里就是中國稀土的總部所在地,相對于中國稀土涉嫌造假事件的沸沸揚揚,這個与世隔絕的江南小鎮仍保持著特有的平靜。

當地人對中國稀土的稱呼不太習慣,而是更熟悉它的前身“宜興新威”這個老稱謂。新威分為稀土厂和耐火材料厂兩大厂區,占地近3000平方米,工人1000多人。

下午4點記者到達的時候,稀土厂區的10多個車間都在正常地運轉,似乎沒有受到涉嫌造假傳聞的影響。蔣泉龍在厂區附近的豪華別墅很是扎眼。

前台警衛一听記者來采訪,很自然地說:“前几天香港人也來調查過,去采訪吧,但老板不在宜興。”一位陪同記者的工務段段長告訴記者:“我們有抵抗力,在上市前就有過類似的調查,企業也沒受什么影響。”這位段長在公司已經工作16年,對新威的感情很深,“工厂的效益一直不錯,平均工人的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在當地屬于收入很高的,周邊的工厂工人也就是一年几千塊錢。”而對蔣泉龍的評价是:“他從1984年辦厂以來,從未拖欠過工人的工資,我們認為是個好老板。”

追蹤一 神秘舉報信如何指控業績造假

中國稀土,前身為宜興新威控股公司,1999年成功在香港上市后,便一夜成名。在家鄉,它是一個江蘇省宜興市擁有20億元資產的納稅大戶;在香港,它是市值超過20億港元的中國民營板塊的龍頭股。

但是接連發生的兩件事引起了投資者們的質疑。先是在2002年年報審計過程中,安永和畢馬威兩家國際著名會計師事務所先后辭職,据稱是費用問題,而有報道稱是賬目太亂,洋會計師不愿沾惹這燙手的山芋。洋會計的辭職令蔣泉龍很是尷尬,市場有關中國稀土業績有假的傳聞和猜測開始出現。

更讓中國稀土飽受質疑的是一紙檢舉信。這份舉報信認為中國稀土上市時,重新包裝了公司三年來的財務報告,并將銷售收入放大三倍。僅主業稀土類產品的銷售收入累計虛增超過10億元,利潤摻水大約1億元至3億元。而且檢舉信轉到香港監管部門后,香港聯交所的調查立即全方位鋪開。

盡管蔣泉龍指責檢舉信是其他企業別有用心的報复,但調查引發的風波令中國稀土一夜股价大跌,在聯交所的股价一瀉千里,已經跌到0.5港元以下的“仙股”行列,而去年最風光時,中國稀土的股价曾經超過3港元。

追蹤二 耐火材料厂工人如何成為福布斯富豪

在無錫聚集了眾多上億資產的農民富豪,蔣泉龍的名气不算大,而比起江陰人的霸气和精明,宜興人會矮人一頭,在這個出泥瓦匠的偏僻鄉鎮,蔣泉龍卻極其敏銳和果斷地選擇了生產稀土產品和赴港上市,這兩個被認為“特立獨行”的選擇令蔣一鳴惊人。

1984年,蔣和妻子錢元英帶著外出打工積累的“第一桶金”———3000元資本金返回老家,創辦了戴紅帽子的集體企業“宜興鎂質耐火材料厂”,開始了創業生涯。

跨入90年代,蔣泉龍在稀土、耐火材料并舉的同時開始涉足環保行業。1994年新威集團公司成立,此時蔣泉龍已經腰纏万貫了,据說身家資產達到1.3億元。而蔣泉龍最一鳴惊人的還是赴港上市。當一位朋友建議上市融資時,連股票都不會炒的蔣竟然動了心,而且按照他一貫執著的精神來策划上市,在以法國里昂證券公司為首的豪華班底的推動下,經過必要的股權轉讓,1999年,一個名為中國稀土的上市公司在香港聯交所閃亮登場了。

据說,蔣夫婦都沒想到上市帶來如此多的光環和實惠,蔣泉龍更是以持股70%的身份折合身价11.9億元,位列2001年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39位。“稀土富豪”的名號在香港很是出名。

一位熟悉蔣泉龍的當地媒體記者感慨:“上市成就了老蔣,也害了老蔣。上市帶來了財富,也給老蔣帶來了質疑。”

背景 什么是稀土

稀土是常常伴生于鐵礦的一种多金屬礦的總稱,含元素17個,可供工業用元素15個,常用于發光材料、永磁材料、工業添加劑等,被稱為“工業味精”。中國是稀土的資源大國及生產大國,儲量占全世界的80%。

中國稀土工業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直到改革開放前僅有10多家企業。20世紀70年代,以北京大學徐光憲院士為代表的學者完成稀土萃取串級理論到計算机仿真設計技術后,中國稀土的分离技術在世界上達到先進水平,生產技術和產品工藝流程設計變得簡單,生產企業提出要求,通過計算机就可完成工業化設計。于是稀土業在改革開放后迅速發展,掀起了一股稀土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曉波:透支民眾未來的金融腐敗
傅國湧:「流淚、下跪」為什麼「竟打動不了他們」?
中國大陸監察部將調查土地違規行為
台灣立法委員蕭美琴訪澳 直言改革受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