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0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宜君╱綜合報導〕針對美國總統布什今年在國情咨文演說中,引述伊拉克試圖向非洲購買鈾的不實情報而引發的羅生門,白宮官員十八日在記者會中表示,布什總統與國家安全顧問萊絲並未詳閱美國在對伊開戰前所做的大部分官方情報評估,包括國務院認為伊國尋求鈾情報「高度可疑」的質疑在內。
白宮在記者會中發布國務院情報研究局等六個情報機構去年十月針對伊拉克所做「國家情報評估」(NIE)的部分解密內容。這份九十頁的報告是美方戰前針對伊國武器發展計劃所做的決定性評估;白宮將之濃縮為八頁摘要,並對外公布。報告指稱,負責彙編的六個情報機構中,「多數」認為有「可靠證據」顯示,當時伊國總統薩達姆試圖恢復核武計劃;不過該文件也提及國務院持反對意見,認為此證據無法強化伊拉克無所不用其極獲取核武論點的正當性。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國務院情報研究局嚴詞抨擊伊拉克向非洲尋求天然鈾的指控,並列於報告附錄中;該局評估後認為,此情報「高度可疑」。不過,白宮並未公布情報研究局質疑聲明的全文。匿名的白宮高層官員指出,布什和萊絲並未徹底閱讀附錄,其中布什是由幕僚簡報其內容,事後可能也未詳細閱讀該報告。
媒體問及布什是否知道國務院發表強烈質疑時,曾參與協調國情咨文演說事宜的該官員表示,布什「不是事實查證員」,對國務院的質疑並不知情。不過該官員表示,白宮內部經過討論後,決定將伊拉克向非洲尋求鈾的情報出處,改為英國已對外公佈的情報檔案,以提高指控的可信度。
布什在咨文演說中引述不實情報,已演變為他是否刻意誇大伊拉克的威脅,以誤導美國大眾支持攻伊的政治紛爭。白宮公布重要情報報告的不尋常決定,意味其希望此一越演越烈的爭議儘快平息。不過紐約時報十九日指出,白宮發布的報告摘要並未回答外界的全部質疑,反引發其他新問題。
例如,英國發布前述情報檔案前,中情局曾向英國表示存疑;加上國務院在NIE報告中強烈質疑情報可信度,布什為何還決定引述該情報,令人費解。此外,白宮對咨文講稿用字的決策過程說法,亦與中情局不符。對此,白宮官員的解釋是,引述伊拉克試圖自非洲購買鈾情報的決策,係出自演說撰稿人,而非白宮高層。(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