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十二日電)據報導,香港這次出現的管治危機風波,已促使北京重新檢視對港政策。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和中共駐港聯絡辦公室在這次事件中,都被批評評估形勢失準,可能會出現人事變動;而特區政府為挽回民望,也正積極考慮重組班子。
經濟日報今天報導,面對這次風波,北京中央政府是決定一切以團結、穩定為上,即「挺董」立場不變,不會考慮換人,但北京方面對於特區政府、港澳辦和中聯辦在評估這次風波中失準,大大低估七月一日上街的人數感到不滿。而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未能在立法會中,取得足夠票數通過,也使中聯辦負責與議員和商界聯繫的協調部,首當其衝;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未完全掌握自由黨的立場,確保有足夠票數通過草案之前,先公布中央視為重大讓步的三項修訂,後來卻又要押後立法,也使中央不滿。
報導指出,三月時已升任政協副主席,成為中共國家領導人級的港澳辦主任廖暉,可能不再兼任港澳辦主任一職。報導引述一名接近中方消息人士表示,北京估計不會在短期作如此敏感的動作,而且這次事件與港澳辦的關係不是太大,廖暉與自由黨主席田北俊的會面,只是田北俊曲解其立場。可是,由於廖暉已貴為領導人級,兼任港澳辦可能只是過渡性質,一段時間後離開,不足為奇。
反而,消息人士認為,在港的中聯辦承受的壓力更大,尤其是其中的協調部,因為他們負責議員和商界等的聯絡工作,除直接評估形勢外,在必要時,也需要協助箍票。至於重整董班子,報導又引述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董班子的調動,關鍵取決於行政長官能否找到合適人選。由於董建華不愛開空頭支票,而政策上,換董班子也不宜事先張揚,以免影響軍心,所以行政長官就此問題刻意低調處理,以更私下四出物色合適人選,如果人選敲定,董建華便會撤換部分官員,並同時對部分官員作調職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