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潤髮品開架戰 廣告立大功

自由時報記者張啟華台北報導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訊】今年的開架洗潤髮市場真是熱鬧!有全新品牌mod’s hair加入,也有七○年代老品牌VO5與Clairol草本精華捲土重來,既有品牌更是改包裝、換成分、用新代言人。根據統計,從今年一月起截至六月底止,光開架洗潤髮產品的電視廣告量就高達16億多元,遠超過高級保養品、彩妝、洗皂沐浴品類,實在不容忽視。

開架銷售NO.1
 你都在哪裡買洗潤髮精?瑪宣妮公關經理劉玉璽表示,台灣的洗潤髮市場,一年約有88億元的市場,但85%左右的量來自於開架品牌,剩下的15%才是沙龍品牌或其他通路,顯示台灣消費者對洗潤髮精的購買習慣,普遍以開架通路為主。

 寶僑家品公共事務部協理胡馨如表示,開架洗潤髮品最重要的通路,來自於大潤發、家樂福等大賣場,其次是軍公教通路,屬於家庭式的購物,賣得好的多為胖胖瓶式的家庭號包裝,消費者注重的是價位。

 至於美妝店或個人精品店,則是近兩年的重要通路,劉玉璽表示,量販店目前占24%,銷售持平,但軍公教與超市通路占比均有下滑趨勢,個人用品店、美妝店自從打出價格策略後,改變了許多都會消費族群購買的習慣,如果價格差異不大,離住家或上班區域近的方便性,及講求流行性的包裝,則成了優先考量,因此,美妝店以250~300ml的小瓶裝為主,當然也會有比較特別訴求的商品異軍突起(如台鹽洗髮精、薑精油洗髮精、棕欖美之選何首烏洗髮精等)。

保溼順髮賣翻天
 還記得多芬著名的「鋼絲頭」廣告嗎?多芬當初以「證言式廣告」,一度搶下了開架洗潤髮市場的第一品牌,代表著自從台灣染燙人口增加後,消費者買洗潤髮精的要求,除了品牌外,要求的是滑順效果。

 康是美公關經理賴文琦指出,洗潤髮精的功能性愈來愈重要,以銷售量來說,舉凡強調滑順、保濕、水分子的品牌,都是銷售量最高的產品,像近來在康是美拿下銷售第一名與第二名的mod’shair與阿葵亞,都是在廣告上猛打水分與保濕;此外,每到夏季,抗屑洗髮精就會銷量大增。

 胡馨如表示,根據今年度的最新調查,整個台灣洗潤髮市場的品牌為海倫仙度絲、飛柔、多芬,和去年的相比,多芬的排名略微下滑,其他的市場排名則沒有太大差別。

密集曝光拉業績
 或許是有人提出了「洗髮精要常常換」的說法,因此,開架洗潤髮品市場幾乎沒有所謂的品牌忠誠度可言,銷售與「廣告」的曝光有很大的關係。

 或許很多人好奇,為什麼開架洗潤髮精可以邀請到那麼多大明星代言?即使沒有大明星,每天也都可以在廣告上看到不斷的廣告曝光,劉玉璽表示,以去年1~8月的統計,電視廣告上的預算高達25億,而今年光上半年就已經有16億的廣告預算,顯示今年上半年的開架洗潤髮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了。

 賴文琦表示,通常廣告量大、或在某段時間密集打廣告的品牌,當下都會賣得很好,但過了高峰期便會恢復正常;屈臣氏公關周立婷表示,除了廣告曝光外,各品牌還會不斷的更新配方、改包裝、換代言人,以帶來新鮮感,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及購買,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價格」,每月不同的促銷價,平常大約是8折左右,最多甚至可低到5折,像多芬的700ml包裝,價格才187元以單價來說算是最便宜,因此,一直是屈臣氏去年及今年上半年的銷售第一名。

 以今年年初推出的mod’s hair來說,則在短短數月間迅速竄起,大量的廣告曝光,與通路裡明顯的陳列架與促銷價格,在屈臣氏拿下一至六月的第五名、康是美一至六月的第一名、寶雅生活館近三個月的第二名,不過,由於剛推出的品牌具有新鮮感,日後的重複購買率還需要觀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消除菸味看我的
少年白健康出警訊
《屁小孩兒》第五章 看電影兒
『醫山夜話』 創傷(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